|
新華網11月26日消息 臺灣有一種香煙名為“520”,是為紀念陳水扁上臺而造的。3年前的5月20日,聽陳水扁聲嘶力竭地以沙啞的嗓門喊出“阿扁保證……四不一沒有”,並“誠懇地邀請江澤民先生、朱鎔基先生,以及汪道涵先生來臺灣……”之後,相信兩岸的許多中國人都稍稍松了一口氣,以及兩岸關係由此緩和,大家可以一心一意發展經濟,過美好生活。
但自“5.20”之後,像患了多動症一樣的陳水扁,時而“一邊一國”,時而“護照加注”、“過境外交”……乃至“學習‘母語’”、將近代中國史列為世界史範疇等連接不斷的花招,晃得人眼光撩亂。隨著他的手舞足蹈,兩岸緊張氣氛日益加劇。2003年9月之後,陳水扁更是圖窮匕見,釋放出“公投制憲”、穩步臺獨的明確資訊。全世界的目光越來越疑惑地看著這個叫陳水扁的人,他會把全世界拖入一場災難嗎?
一位著名記者在採訪台灣作家李敖時問道:“為什麼臺灣的執政者無視經濟上的得失,卻要造成海峽兩岸關係的緊張化?在政治上走一個極端的道路,原因是什麼?”
問題實質便在於:陳水扁是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還是追求臺灣人利益的最大化。臺灣人的最大利益在於和平、發展、過幸福生活,而陳水扁的最大利益在於連任。
陳水扁1951年出生於臺南,後考入臺大法律系。畢業後成為企業爭相聘用的律師,出任長榮集團法律顧問。1979年,在高雄,與《美麗島》雜誌相關的人士因組織遊行而被逮捕、審判,陳水扁和蘇貞昌成為其主要辯護律師。陳由此介入政治紛爭,直至後來創立民進黨。
陳水扁以慣於改變自己的宣言著稱,而在2000年與連戰、宋楚瑜、李敖的競選大戰中,他開始時宣稱自己當選後不參加民進黨的任何黨務活動,然而當選後,卻很快兼任民進黨主席。他時而喊叫:“安定大賺錢”,而當局勢一平穩,又會馬上叫出“一邊一國”。他會時而喊“臺獨萬歲”,時而喊“三民主義萬歲”。
曾為陳水扁幕僚的胡忠信這樣注解陳水扁反覆無常的言行:其一,一生只認真研讀一本書…《丹諾自傳》,但並不學丹諾的濟世救人精神,而是學丹諾的“衝突、妥協、進步”模式。陳水扁在身為立委、市長時擅于通過媒體作秀營造衝突,再與對方尋求妥協。這在法庭上打官司極有效用。其二,在現實政治生活層面,陳水扁是典型的“律師性格”,律師必然對自己客戶好話説盡,但如同拳擊手一般,賽場前向對手嘶喊一番,假動作頻頻,打官司揚言打到底,當形勢不利己方之時,律師就會提出“庭外和解”,做出最大程度的妥協。陳水扁的本性並不剛烈,遇到對方的震撼教育就會懦弱退縮。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曾説,陳水扁是個Flexible person(隨機善變者)。
也就是説,雖然陳水扁早已是臺灣的“當家人”,但骨子裏卻仍是個律師,具有慣性的律師思維、律師手法。陳水扁自己曾稱:“我律師性格能解決兩岸問題。”事實上,陳水扁的所作所為像極了上竄下跳的不良律師。中國傳統文化講究成人之美,息事寧人,所謂“遇婚姻説成,遇官司説散”。而不良律師則像傳統故事中動輒唆人興訟的“訟棍”,是不怕把事情往大鬧的。事情越大,標的越高,律師按比例提取的代理費越高。
陳水扁,這個口若懸河的律師會把臺灣引向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