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臺灣-公投制憲將臺灣引向何方?-兩岸輿情
兩岸輿情


 

人民時評:“臺獨”分子民意是假 私心乃真
 
 
  來源:      日期:2003-11-26 08:43

    人民網11月26日消息 這些天來,寶島臺灣是越來越熱鬧了。為了打贏選戰,藍綠雙方口水噴濺,乖張煽情,拔樁挖角,潑紅抹黑,是非顛倒,黑白不分,社會分裂,民心紛亂。人們是看在眼裏,疑在心裏:難道“臺獨”分子們沾沾自喜、反覆標榜的所謂“民主”就是這個樣子嗎?

  本來,選戰的議題應由民心民意而來,合民心、得民意者將以得票多而當選。拿今天的臺灣來説,寶島人民最需要的是什麼?主流民意是什麼?毫無疑問,是和平的環境,穩定的工作,舒適的生活。具體地説,臺灣人民迫切需要的是領導人能夠帶領他們拼經濟,增加收入,減少失業,謀求和平安定幸福的生活。眾所週知,這些年來,大陸經濟飛速發展,市場潛力巨大,成為帶動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如果民進黨真的以民生為本,就應該想方設法與大陸搞好關係,加強兩岸交流,為將來的統一奠定基礎,為臺灣民眾謀萬世福祉。但是,民進黨上臺執政以來,不會發展經濟,只會政治挂帥,不肯交好大陸,肆意挑起爭端,以致失業大增,民生維艱,兩岸關係緊張,實在乏善可陳。為了掩飾自己的無能,民進黨又使出了拿手絕活:挑起統獨爭議,拋出公投主張,炒作制憲議題,以民主之名,求自私之實,近求勝選,遠謀“臺獨”。他們以民粹為號召,歇斯底里地挑動群眾鬥群眾,以省籍、統獨、聯共、賣臺等大帽子打壓對手,不允許有不同聲音,形成了事實上的“綠色恐怖”。這種做法,不但霸道,而且自私。可以説,真正禍臺、賣臺的不是別人,正是熱衷於給別人扣帽子、打棍子的“臺獨”分子。

  明眼人不難看出,民進黨手中用來騙人的“牌”有兩張:一張是“民意牌”,一張是“法律牌”。實際上,這兩張牌根本經不起推敲,一戳即破。

  先説“民意牌”。民進黨的所謂“民意”,就是臺灣多數民眾主張獨立。實際上,這是民進黨的惡意誇張而已,事實並非如此。即便退一步講,臺灣民眾大多數要求獨立,也不能以此作為全部的民意。臺灣固然是臺灣人民的臺灣,同時也是全中國人民的臺灣,在臺灣是否獨立的問題上,不光是臺灣人民有發言權,大陸人民也同樣擁有發言權。要説民意,這才是真正的民意、完整的民意。包括聯合國和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普遍承認一個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既如此,臺灣的前途就不能僅僅由臺灣“住民”,而應由全中國人民決定。即使從民進黨和“中華民國”的角度來看,也越不出這個邏輯。民進黨千方百計謀求臺灣獨立,也就是説,你現在尚未取得獨立,既然尚未獨立,臺灣就是中國的一部分;陳水扁口口聲聲宣稱自己是“中華民國總統”,而按照“中華民國憲法”,其領土不僅包括臺、澎、金、馬,還及于大陸,照此邏輯推論,大陸的民意當然也必須包括在內,民進黨如果否認這一點,就是違背“中華民國憲法”。

  再看“法律牌”。“臺獨”分子企圖舉行“公投”,鼓噪由臺灣“住民”公投決定臺灣前途,無非是想以此取得謀求“臺獨”的合法性,但是,現行的國際條約和國際習慣法都不能為“分離權”提供法理依據。恰恰相反,1960年頒布的《給予殖民地國家和人民獨立宣言》和1970年頒布的《關於各國依照聯合國憲章建立友好關係及合作之國際法原則之宣言》,還為防止“民族自決權”被濫用而作了專條規定。前者規定:“任何旨在部分地或全面地分裂一個國家的團結和破壞其領土完整的企圖都是與聯合國憲章的目的和原則相違背的”。後者規定:“民族自決權”原則,“不得解釋為授權或鼓勵採取任何行動,局部或全部破壞或損害在行為上符合上述各民族享有平等權及自決權原則並因之具有代表領土內不分種族、信仰或膚色之全體人民之政府之自主獨立國家之領土完整或政治統一”。國際法之所以不支援“分離權”,根本原因是“分離”與聯合國的宗旨相違背,與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相對立。作為國際法主要制定者的世界各主權國家,不可能制定允許主權國家的一部分有“分離權”的國際法。國際法認定非殖民化的“民族自決權”原則,但不承認這一特定的“民族自決權”含有甚至等同於“民族分離權”──這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在主權國家中國的領土臺灣,陳水扁鼓噪由臺灣“住民”公投決定臺灣前途,推動“民族分離”,不可能符合任何國際法條款。

  讓人憂心的是,臺灣的選舉正在被民進黨牽著鼻子,步入了危險的歧途。“臺獨”分子如此膽大妄為,不是他們自己腿粗胳膊壯,而是抱慣了美國大腿,難免心存幻想:一旦大陸動武,美國會出來保護他們。這實在是愚枉幼稚的想法。從現實上看,一個衰弱的伊拉克和一個落後的阿富汗已經搞得美國焦頭爛額,不勝其累,不堪其煩,山姆大叔能否騰出手來再和一個強大的國家、一支強大的軍隊開戰,是大可懷疑的。再從利益上看,究竟美國在臺灣利益大,還是在大陸利益大,究竟是有求於大陸者多,抑或有求於臺灣者多?倘若不是白癡,不難做出判斷。

  中華民族熱愛和平,但並不懼怕戰爭。一旦有人把戰爭強加給我們,我們也只好奮起迎戰。這裡,筆者提醒有關人士仔細回顧一下,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保衛邊疆、維護和平的戰爭中,什麼時候打過敗仗?

  事實十分清楚:大陸與臺灣,合則兩利,分則兩害。“臺獨”就是底線,忍耐並非無限。對於頑固不化的“臺獨”分子,我們已不抱什麼希望;但我們對臺灣民眾寄以厚望,希望臺灣同胞三思而行,為臺灣、為你們自己、為你們的子孫後代選擇一個平安幸福的未來,而不要把自己綁在“臺獨”分子的戰車上,陷入親痛仇快、萬劫不復的絕境。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