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臺灣-公投制憲將臺灣引向何方?-兩岸輿情
兩岸輿情


 

“臺獨”在拖美國下水
 
 
  來源:      日期:2003-11-25 08:33

    人民網11月25日消息 最近以來,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的表態與動作頻繁,意圖令人玩味。不可否認,美臺關係互動層級與實質關係確有提升之勢,美在應付大陸“堅持一個中國政策”的同時,對陳水扁當局的“臺獨”舉動未有嚴正警告,而且認為“公投”、“制憲”等是選舉語言,沒有超出陳水扁“四不一沒有”的承諾,可能給臺灣選民與陳水扁錯誤的資訊。我們必須認清美國在中美關係與臺灣問題上所採取的虛實兩手策略。

  美臺關係升級?

  日前,儘管有大陸高層人士表示目前是中美關係最好的時期,但並未獲得更多人的認同。因為在中美關係表面呈現發展與在多個領域展開闔作的同時,美臺關係也在升級,正在不斷傷害著中美關係,中美關係可能會隨時因美臺關係的突破而出現緊張或危機。

  很清楚,自布希總統上臺後,中美關係就波折不斷,儘管目前中美關係較其上臺之初有所改善,但美臺關係發展更為迅速。日前,陳水扁的“美國過境”之行,創下美臺關係的多個突破性發展。

  一是美國放寬了陳水扁的“美國過境”限制,提高了禮遇。

  二是陳水扁在紐約領取“國際人權聯盟”頒發的所謂“國際人權獎”,併發表“人權臺灣,民主蛻變”的演講,這是繼1995年李登輝在康奈爾大學演講後,臺灣領導人第二次在美公開發表演講。

  三是陳水扁在美國首次正式提出制訂“臺灣新憲法”這一明顯的“臺獨”口號,有意向國際社會表達臺灣謀求獨立的資訊,而美國政府對此沒有提出質疑,而且認為陳水扁在美國的活動在其允許範圍內,等於接受了陳水扁提出制訂“臺灣新憲法”的“臺獨”主張。

  四是陳水扁在巴拿馬與美國國務聊鮑威爾兩次見面,而且被認為是事先安排的,而大非偶然的巧合,這是一件頗為不尋常的舉動。

  在臺灣選舉前的敏感時期及陳水扁“臺獨”舉動逐步升級時刻,美國提高對陳水扁過境的種種規格與禮遇,顯然有支援陳水扁連任的意圖,至少在客觀上有這種效果。

  美國方面透露的種種資訊顯示,美國有意支援陳水扁連任,而且將陳水扁連任視為打破兩岸關係僵局的突破口。一位美國資深官員表示,“如果是陳水扁連任,可能成為兩岸對話的動力”。同時,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夏馨于11月初在臺北發表演講時也表示,如果陳水扁連任,“中共就知道是該協商的時候了”。美國官員這種認為陳水扁連任有利兩岸關係打開僵局的邏輯匪夷所思。在美國看來,主張“臺獨”的陳水扁連任,兩岸才能協商與接觸,言下之意就是在兩岸關係政策上較為穩健並與大陸有共同基礎(承認一個中國)的連宋當選,反而不利兩岸關係發展,不能打開僵局。美國的用意何在?儘管美國政府對夏馨的發言通過發佈新聞稿的方式進行澄清,聲明美國不偏好臺灣任何一組“總統”候選人,但美國近來一係表態與做法,不能不令人懷疑美國有真實用意所在。

  陳水扁對這次過境美國表示非常滿意,以此舉為選舉大造聲勢,拉抬士氣。陳水扁11月初民調支援率的一度上升,與其過境美國有密切關係。同時陳水扁再次向臺灣民眾表白,“美國對臺灣最好,美國才是臺灣真正的朋友”,希望通過這種投靠美國的辦法,爭取民眾支援。陳水扁還將美國比喻為船長,將臺灣比喻為船上的乘客,認為大家在同一條船上,要大家信相船長將大家帶到目的地。其實,陳水扁就是要將臺灣與美國綁在一起,只有跟著美國,投靠美國,臺灣才有可能獨立。

  夏馨的言論告訴我們什麼?

  新任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夏馨是美國右翼勢力的代表之一,更是親臺的代表人物。她最近在臺灣問題上有不少非常危險的公開表態,對中美關係極為不利。

  一是她稱美國總統布希只是表示“不支援臺獨”而沒有講“反對臺獨”。夏馨此一言論引起中國政府的強烈不滿。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對夏馨的言論進行了兩次公開批駁,並警告夏馨等人最好還是認清臺灣問題的敏感性和“臺獨”分子的危險性,謹慎一些,不要被“臺獨”分子拉下水。其實,夏馨的談話並不是她不了解臺灣問題的敏感性,而是她非常了解美國真正的對臺政策,也説出了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的真實立場,即美國是不問臺灣前途或統獨的最後結果的,主張臺灣前途由臺灣人民自己決定,自然就不會反對“臺灣獨立”的可能,也就是只要條件允許臺灣獨立,美國雖不一定支援,但至少是不會反對的,這一點我們必須明確。

  二是提出“臺灣買全險説”。夏馨還對臺灣的軍事防禦政策提出批評與建議,認為臺灣購買潛艇耗時太久,不划算,美國希望臺灣先致力提升C4SR(指揮、管制、通訊、情報、監視與偵察)等。她還特別表示臺灣的軍事防禦仍然無令人滿意的嚇阻力量,沒有“買全險”,臺灣不能單靠美國這張“重大傷病險”的保單,同時暗示臺灣需要花費龐大的經費,才能達成“令人滿意的嚇阻力量”。夏馨的言論表明:美國是臺灣發生重大意外變故即臺海戰爭時的最大依靠,美國會保衛臺灣;希望臺灣花大錢從美國進行軍事採購,滿足軍火商與美國的經濟利益;“買全險”是希望臺灣通過提高軍事防禦能力,為臺灣獨立作好準備,隨時抵抗或嚇阻大陸可能的打擊。

  三是認為陳水扁的“公投”與“制憲”不是要獨立。最近以來,陳水扁“臺獨”活動不斷升級,雖有選舉的策略運用,但目的性十分明顯,確實是危險的舉動。特別是陳水扁竟然在美國公開將原本模糊的“催生臺灣新憲法”明確改為制訂“臺灣新憲法”,顯然是“臺獨”的國際化舉動。隨後,臺灣“陸委會主委”蔡英文在赴美國的活動中,公開否認“中華民國憲法”,表示“公投制憲”“是臺灣人民思考並採取必要行動的時候了”。對此,夏馨表示“美國經過溝通後,已能理解陳‘總統’的目的是要提升效率,不是要獨立”。這表示,不僅是夏馨,而是“經過溝通的美國”認為此舉“不是獨立”,否認了“公投”本身包涵的“臺獨”舉動,也等於美國公開支援陳水扁的“公投制憲”與“臺獨”舉動,這是十分危險的。

  四是稱布希總統是臺灣的“守護天使”。夏馨前不久公開表示美國總統布希是臺灣的“守護天使”,儘管後來澄清此言不代表美國官方的立場,但足以明確顯示美國對臺的安全承諾,就是要成為“臺獨的保護傘”。

  夏馨的諸多言論具有很大的危險性,美國政府雖出面説明,但並沒有對此提出異議與批評,也未撤換她的官職,等於美國認可了她的言論。若這樣下去,中美關係將受到很大傷害,島內“臺獨”勢力將更加有恃無恐,更加囂張,臺海局勢將更加危機,對美國並非是一件好事。美國政府不能不有所考慮,謹慎處理臺灣問題。

  美臺軍事合作背後的利益交換

  臺灣當局將美國視為最大的依靠與最好的朋友,希望從美國購到盡可能好與足夠多的軍事裝備。美國抓住臺灣的這一心理,企圖向臺高價出售武器。在這種軍事武器裝備與政治利益的交換中,美國得到的是巨大的商業利益,臺灣得到的可能不是最好的武器裝備,只是讓臺灣人民付出更多的代價,換取並不可靠的安全保證。

  美國政府在軍火集團的壓力下,要求臺灣加大採購高性能與高價位的潛艇、反潛機、基德艦與早期預警雷達系統等。美國在位或退休官員紛紛到臺遊説,甚至日前美國軍方人員即海軍潛艇辦公室執行官公開到臺灣“立法院”遊説臺灣購潛艇,這在臺灣歷史上是不曾有的動作。陳水扁與美國軍火商共進晚餐,也是非常不尋常的舉動。

  最近,美國前國防部長及現任美國在臺商會主席柯恩訪台,會見臺多位高官,旨在推動臺灣對美軍事採購。為爭取美國的支援,臺“行政院長”遊錫堃也公開表示10年7000億新台幣的軍事採購計劃不變。

  其實近兩年來,臺美軍事關係互動之密切是中美“八一公報”後從未有過的現象。美國《華盛頓郵報》這樣形容美臺軍事互動情況:美國軍事代表來臺參加演習、評估各項戰備計劃、兩軍設立緊急熱線、幾百名臺灣軍事人員在美受訓等,雙方的軍事往來與合作日益密切,而且有進一步升級之勢。

  將軍購與其他事件結合起來觀察可發現,美國通過模糊處理陳水扁“公投”與“制憲”等“臺獨”主張及通過高規格接待變相支援陳水扁連任,以推銷武器,爭取更大的經濟利益;臺灣當局則是以付出高昂代價,獲取軍事裝備與美國對臺灣政治上的支援。可見,在美臺軍購交易的背後,有著複雜的經濟與政治利益交換。

  美臺關係互動的新模式

  美國對臺灣具有很大的影響力是不爭的事實。臺灣當局每次在兩岸關係問題上的重要敏感談話或具“獨立”的挑釁言論,只要事先沒有通報美國,美國必會生氣,對臺灣提出警告。臺灣迫於美國的壓力,則會出面澄清,或者派官員向美國解釋,以獲得美國的諒解。從這個角度講,臺灣就像美國的“殖民地”,重大事情還得聽從美國。

  美國對臺灣的影響也不僅表現為對執政黨的影響,而且對在野黨也有重要影響,因此臺灣主要政黨與美國均有密切的關係,希望得到美國的支援與認同。這可以從最近臺灣各主要政黨在選舉前頻繁出訪美國或與美國密切的互動中也可發現。臺灣“總統”候選人的兩岸政策都要在美國允許的政策範圍之內,同時要向美國表明當選後,不會觸動兩岸政策底線,不然就會受到警告。

  陳水扁上次當選後提出的“四不一沒有”承諾,可能就有美國幕後“指導”的背景。民進黨上臺後期以來,一直將“四不一沒有”當作美國反彈的擋箭牌,不論是“一邊一國”還是“公投”等,在美國表示關切後,臺灣當局都會向美國表示不違背“四不一沒有”,或者“四不一沒有”的政策沒有改變。儘管這種辯解雖顯得蒼白無力,但卻可讓美國容忍陳水扁變相的“臺獨”言論或舉動。這正是美臺關係互動的微妙之處。

  美國開始警告“臺獨”

  最近以來,美國一些人士對臺的公開表態,對陳水扁當局可能提供錯誤的資訊,具有很大的危險性。

  布希上臺後,曾公開表示會協防保衛臺灣,讓島內“臺獨”分裂勢力曾十分得意,也因此加快了“臺獨”腳步。既然美國曾有此公開承諾,陳水扁當局因此將美國作為最可靠的朋友,認為臺灣出現危機時美國會協助或保衛臺灣,就很可能做出錯誤的判斷,在未來認為時機成熟時鋌而走險,最終出現中美都不願看到的局面。

  美國對陳水扁“四不一沒有”的認識,不能只聽臺北方面的辯解與一面之詞,需要真切了解陳水扁當局的真正圖謀。“臺獨”分裂勢力其實就是要將美國拖下水,將美國與臺灣綁在一條船上,陳水扁對此有明確的説明,美國不能不有所警惕。

  然而,近來夏馨的不當講話與美國對陳水扁“過境”的禮遇,不僅傷害到中美關係,也給了陳水扁當局錯誤的資訊,讓其進行不當解讀,從而已影響到臺海局勢的穩定。中國外長李肇星在會見美國前國務卿黑格時警告,“任何人都不應向‘臺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

  在臺海局勢趨於緊張的情況下,美國逐漸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美國國務院在對國會情報委員會的書面質詢時中即明白表示,臺灣如果因為“修憲”而去除“中華民國”的“國號”,有可能導致北京對臺灣動武。11月18日,美國副國務卿阿米蒂奇在一次對外談話中,儘管表示臺灣的“公投”與“制憲”是選舉語言,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但強調“美國並無義務幫臺灣打仗,《與臺灣關係法》也沒有承諾美國必須如此做”。這是美國最近以來公開明確表示無義務出兵協防臺灣,顯然是對“臺獨”發出的警告資訊。

  美國民眾也逐漸覺醒,反對美國協防臺灣。最近美國“外交政策協會”公佈的最新精英民意調查顯示,美國民眾贊成政府協防臺灣的佔26%,反對者上升到74%,而且贊成“臺灣獨立”的比例也從去年的39%降為35%,反對“臺獨”的從52%上升為65%。

  不過,美國在處理中美關係與臺灣問題上仍採取模糊戰略,而且常常是自相矛盾的。既堅持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又強調《與臺灣關係法》;既不願看到“臺獨”冒險舉動影響臺海局勢,對“臺獨”有所警告,但又強調美國的一中政策是以和平解決為前提,反對大陸用武力解決。尤其是最近以來,美國方面的表態前後不一,立場搖擺,因而仍為島內“臺獨”勢力留下不少幻想,一直會認為美國在關鍵時候會幫助臺灣,因而不斷製造麻煩。

  我們可以預期的是,隨著臺灣選舉的逐漸升溫,陳水扁的“臺獨”言論與舉動不會停止,可能還會變本加厲,臺海局勢也就難以平靜。美國則仍會在“一法三公報”(與臺灣關係法與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框架下處理中美關係,既不希望臺灣的選舉與政治發展突破這一框架,但也不希望大陸以軍事手段解決臺灣問題,使得島內“臺獨”活動得不到有效制止,從而影響臺海局勢的穩定與中美關係的良性發展。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