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臺灣-公投制憲將臺灣引向何方?-兩岸輿情
兩岸輿情


 

綠藍競促“公投”後果堪慮
 
 
  來源:      日期:2003-11-21 14:36

    人民網11月21日消息 臺灣大選日益迫近,陳水扁不斷以“公投制憲”拉抬“大選”聲勢,高分貝鼓吹“一邊一國”,推動臺灣“立法部門”審議可能包含有“主權公投”的“公投法”,圖以“臺灣憲法”代替“中華民國憲法”,為“臺獨”鋪路。這無疑是一種冒險和挑釁動作,是在踩“紅線”,勢必把兩岸關係和臺海局勢推向險境。

  國臺辦副主任王在希日前發表談話指出,“如果臺灣當權者與社會上‘臺獨’分裂勢力相互勾結一起公開搞‘臺獨’,公然向祖國大陸挑釁,向一中原則挑釁,那武力恐怕就難以避免。我們經常説‘臺獨’就是戰爭,也是這個道理。” 王在希這番話顯然是代表北京就當前臺灣局勢作出評論的,也是對陳水扁發出的嚴厲警告,敦促“臺獨”勢力必須懸崖勒馬,勿玩火自焚。

  人們注意到,在此嚴峻時刻,國親聯盟最近放棄了反對“公投”的主張,宣稱不預設任何立場、底線支援“公投立法”,甚至聲稱支援涉及“憲政”層次、統獨議題的“公投”,其後提出“新憲三部曲”,與綠營“公投制憲時間表”比速度。

  連戰之所以改弦更張,提出比陳水扁更激進的“修憲議題”,是想借此策略,反守為攻,扭轉下滑的選情。

  泛藍原先因為民調領先,希望穩紮穩打,少做少錯,強調以“經濟牌”做選戰主軸,卻遲遲端不出“政策牛肉”。而臺灣近來景氣逐步好轉,泛綠打“民主”、“人權”旗號推行“公投制憲”,迷惑部分中間選民,其支援率直逼泛藍。國親此時不是堅持原則,理直氣壯地繼續揭露泛綠的“公投制憲”的“臺獨”本質,反而只眼於選舉利益,在民進黨設定的戰場上被動應戰,隨波逐流,這是很不負責任的做法,將助長陳水扁當局在“臺獨”的道路上鋌而走險,誤導島內民眾,也會損害泛藍的聲譽。

  正如王在希説︰“政治人物最重要的是堅定地站在人民的立場,……不信邪,有骨氣,而不能只顧眼前利益,不負責任,不顧道義。”泛藍領導人宜三思之。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