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分析
 
 
 
臺媒分析:檢察官陳瑞仁或給陳水扁吃“定心丸”

  時間:2006-11-04 14:28    來源:     
 
 

  台灣網10月27日消息 據臺媒分析指出,陳水扁所涉“公務機要費案”結案在即,就在檢察官陳瑞仁“揭牌”前,處處透著詭異的氣氛。

  臺媒指出,先是臺當局“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臺當局“行政院長”蘇貞昌斬釘截鐵的説,“陳水扁、吳淑珍涉案,扁即下臺”;接著,就在昨天,“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楊蘇棣在記者會中,透著“挺扁説”,陳瑞仁也説,馬上要結案了。

  是否二度訊問陳水扁、吳淑珍夫婦成疑點

  外傳檢察官陳瑞仁已二度訊問陳水扁、吳淑珍夫婦。而陳瑞仁昨天卻不願證實是否二度訊問陳水扁,僅強調“被告有沒有應訊,不是檢察官起訴與否的唯一根據”、“被告本來就有緘默權”,話裏似有玄機。依陳瑞仁的説法推敲,“二度訊問陳水扁、吳淑珍”有各種可能性,包括臺檢方已就訊、且當事人充分説明,當事人應訊時曾行使緘默權,以及臺檢方安排就訊但被拒絕。各種跡象及情況顯示,幾乎可以確定,臺檢方應該已經作出二次訊問的動作,但陳水扁、吳淑珍是否配合,臺檢方列為最高機密。

  據臺媒介紹,臺檢方自8月7日、8月20日偵訊陳水扁、吳淑珍後,多次強調不排除在訊問其他證人、蒐集相關證據後,第二度訊問陳水扁、吳淑珍。最近包括邱義仁及蘇貞昌,都對“公務機要費案”提出看法,於是傳出臺檢方已悄悄二度訊問陳水扁、吳淑珍。不過,陳瑞仁昨天仍不願正面回應,只一再強調,臺檢方在這幾天絕對不能犯任何錯誤,免得讓人質疑違反偵查不公開。

  臺媒表示,陳瑞仁説要在四天內完成“公務機要費”的偵查,且就要結案。依臺檢方辦案程式,陳瑞仁必須就二次訊問陳水扁、吳淑珍的供述,再作查證;因此從時間上來看,陳瑞仁應已問過陳水扁、吳淑珍,否則難以在四天內完成偵查,更別説結案了。

  臺媒懷疑陳瑞仁已給臺當局高層吃“定心丸”

  臺媒指出,陳水扁、吳淑珍就訊完成與否是一回事,陳瑞仁是否將他偵查中的方向與結果,讓臺當局高層吃“定心丸”又是另一回事。儘管臺當局“總統府”、“法務部”都一再否認,希望大家要“信賴司法”,但連政壇打滾數十年的施明德都嗅出了不尋常的訊息,要到陽明山上靜思,要如何處理陳瑞仁結案後,可能的“紅潮大海嘯”。

  臺媒還介紹説,在九月底,美國務院發言人凱西還對陳水扁的“修憲改領土”主張説出重話,三個多禮拜後,楊蘇棣卻為陳水扁做完任期背書;從懷疑陳水扁的“領導能力”到決定和他良好互動至卸任,轉變之大,令人不免聯想,這是否暗示,美方已認定陳水扁在涉及的弊案中,已獲得“合法”的保障?

  臺媒分析,這樣的懷疑並非空穴來風。邱義仁、蘇貞昌突然鬆口,先後為陳水扁“若涉公務機要費就下臺”打包票。對照證人梁柏熏突然對前陳水扁辦公室秘書長陳哲男“司法黃牛案”翻供,偵辦及承審高捷弊案的檢察官與法官紛紛走避;陸續傳出的訊息顯示,宣稱獨立的“司法”似乎已有力量介入,而邱、蘇的信誓旦旦,與其是宣示“‘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更像是預示“陳水扁就是不會有‘違法’問題”。

  “三一九槍擊案”,當年沸騰的民怨,一度讓陳水扁焦頭爛額,但美方最後出面勸退連宋,理由是陳水扁已同意設“真調會”調查真相,選舉舞弊的疑雲可以循“司法”驗票解決。如今,已到第二屆的“真調會”還是被綠營稱作“違憲”,扁當局堅守“抵抗權”,讓“三一九”的真相在法院“查無實證”的判決下“自然消失”。

  臺媒最後評論説,美方當年的力挺,使陳水扁度過了重大危機,如今楊蘇棣率先為陳水扁背書,更形同挫敗了擬和陳水扁“割袍斷義”的綠營人士激憤之情,如今藍綠紅還是一樣在等陳瑞仁的報告,對正義伸張的期待,只恐已被瀰漫的無奈情緒所取代。(季水)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