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分析
 
 
 
中時:陳水扁閃躲 擋得過一時逃不過一世

  時間:2006-05-30 13:25    來源:     
 
    人民網5月30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社論認為,應該要有人給陳水扁一個善意的建言:“躲,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從獻金、炒股、禮券、臺開,一直到趙建銘進了看守所,圍繞著陳水扁家人及家族的醜聞愈扯愈多,而且風暴似乎才剛開始,根本看不到盡頭。就像一挂端午節的粽子,所有的玩法貪瀆,都以陳水扁擁有的權位為運作核心,向外圈一層層輻射糾結,吸取了肥滋滋的油水,組成一整挂的陰暗腐敗。目前暴露出來的弊案,正逐漸向上、向四週擴散發展。向上逼近陳水扁,向四週牽連出更多弊案。

  社論説,陳水扁的生活及工作環境不外乎官邸、家人及“總統府”,現在看看,哪一塊沒出問題?緊鄰在身邊的人一個個扯爛污,而陳水扁至今的對策,是縮起來躲得遠遠的,仿佛藏身於狂風暴雨中的颱風眼。道歉、宣示依法處理絕無特權,這種口頭表態太容易了,一毛錢可以換一大籮筐,何況陳水扁講話的公信力已經貶值到快變零了。行動呢?從陳水扁、“總統府”到民進黨,誰做出了真正面對問題負起責任的具體動作?

  社論指出,上述這些才是最讓民眾痛心的地方。腐化已經不該,當事情鬧開後,連為過錯負責的擔當都沒有,更別提任何一丁點改正自清的努力,那更是令人失望到徹底寒心的地步。這是一個承民眾授權、也應該對託付負責的領導人,這也是來自一個長期推動民主改革的政黨,但民眾看到的卻是:自弊案醜聞爆發以來,陳水扁沈默回避,官邸毫無發言體系,“總統府”不是説謊就是只講部分事實,民進黨中央不敢碰陳水扁,“天王”忙著切割,基層抱怨選舉快選不下去了。

  從上到下,大部分成員只顧著自保,既沒有對不起全民的悔悟,復不見自我矯正的誠意。當初阿扁得意時,大部分人只想跟著吃香喝辣,根本不覺得搞錢搞權搞酬庸有什麼不對,還把黨內諤諤之士打得無處容身。如今阿扁衰小(倒楣)了,大家只想閃得愈遠愈好,要不是怕呂秀蓮藉機扶正,阿扁早就被鬥臭鬥垮了,還輪不到檢調動手。至於臺灣,就放給它爛,反正已經癱瘓超過六年了,不差再一年多。這個執政團隊,素質和品德怎麼差到這個地步?

  社論指出,對於尹清楓案,陳水扁曾經説“不惜動搖國本也要查到底”,可惜尹案至今未破,“國本”倒是已被自家的弊案搞得搖搖欲墜。趙建銘被收押,這是臺灣前所未有的大事,陳水扁的執政正當性正迅速崩潰,但整個執政階層好像一起瞎了眼,看不出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治理危機。也許是沒得過重病,不知道眼前的狀況會要命,但坐以待斃也絕不是辦法,唯一的機會,是主動面對問題,以負責的態度承擔起自己的過錯。

  例如,有關陳水扁一家的傳聞,應該建立一個查證及發言的機制,包括趙建銘及陳幸妤赴日之事,與其讓“總統府”講些前言不對後語的澄清,不如在第一時間就把訂位紀錄及真相攤在陽光下説清楚。如果趙建銘夫婦真的是想回避約談,也要坦白把實情公佈出來,並且為此道歉。再例如吳淑珍的禮券,也請陳水扁回家自己弄個清楚。畢竟陳水扁不能再躲,他對臺灣有責任,不可以放任自己家人腐蝕臺灣的資本。

  陳水扁的家人能這麼惡搞,仗的無非是陳水扁的權位。陳水扁明知自己的權位容易引人墮落,如果不能約束家人,甚至還包庇護短,其罪行並不亞於家人的貪瀆。就算陳水扁怕老婆也一樣,在關鍵時刻必須抽離個人痛下決斷,否則就是對職責的背叛。唯有陳水扁自己採取明確堅定的行動,主動查清所有弊端傳聞,配合司法偵辦,並且勇敢地公佈出來,讓任何需要接受法律裁處的人接受法律裁處,才能挽救自己的執政危機。

  社論再指出,過去每當情況壞到不能再壞、再也無牌可打時,陳水扁通常會用最後救命的兩招。一招來軟的,把當年坐牢、妻子坐輪椅拿出來打悲情牌,或者讓可愛的金孫亮亮相,使對手打不下去;另一招來硬的,吹響統“獨”與族群的戰鬥號角,“公投”、“新憲”搞得臺灣瀕臨和戰邊緣,逼得大家非挺他不可。但是這回比較慘,不能再裝可憐,又流失了玩臺灣定位的正當性,陳水扁必須採取不同的對策。

  如果罷免案激起藍綠對立,也許反而能一打泯恩仇,讓泛綠陣營必須合力保護他。不過就算如此,也只能撐一時,護不了餘下的任期,更保不到卸任之後的漫長歲月。陳水扁今天的危機,不只嚴重,效應還可能持續很久,擋得過一時逃不過一世,躲,真的不能解決問題。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