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分析
 
 
 
臺媒:扁妻“樂善好施” 捐股利不多出一毫

  時間:2006-04-29 16:00    來源:     
 
    人民網4月29日電 臺灣“總統府”昨天宣佈捐出陳水扁妻子吳淑珍股市“獲利”給慈善機構,並強調這是“最高標準自我要求”。對此,臺灣《聯合報》冷眼集今天發表文章説,吳淑珍錙銖必較行善,只為“滅火”。“總統府”大義凜然的姿態,似乎期待外界回應以無上的推崇與愛戴,但令人不解的是,捐出獲利充其量只是回到原點的“最低標準”,更談不上是“美事一樁”。

  文章説,陳水扁前年大選前為了擺脫吳淑珍炒股爭議,承諾信託財産、本人和家人都不再進出股市,就一般人的理解,信託的意思就是“不操作”,不料日前大家又錯愕地發現,吳淑珍帳戶多出了四千多萬“股票型基金”。

  儘管“府方”解釋這是“儲蓄型理財”,但此做法跟當初陳水扁宣示信託時的“堅壁清野”,顯然有巨大的認知落差。

  若當時陳水扁宣示信託的本意,就是指吳淑珍可以取巧改買基金,不啻是以政治語言騙票;如果當時陳水扁口中的信託,指的是不進出股市,那吳淑珍買基金就是黨主席遊錫堃口中“有錯就該道歉”的疏失。不管是哪一種,陳水扁一家都欠社會一個交代。

  在爭議延燒數天后,“總統府”先宣稱“不違法”,最後才在黨內外政治壓力下,真正出脫所有股票。但出脫的態度令人不敢恭維,“總統府”不僅強調捐出的只是“獲利”,還表示不能馬上説出捐贈額度,因為一分一毫都要“算得很清楚”,仿佛若是獲利1095萬,也不能錯捐成1100萬。

  這種錙銖必較的“樂善好施”,實在很難不讓人聯想是為了“滅火”,不得不吐出“本來就承諾不該獲得的利益”。一位黨政人士昨天聞訊就私下大嘆,“一定要這麼愛錢?就不能做得稍微漂亮一點,捐五千萬成立慈善基金?”

  文章説,扁當局顯然認為,只要捐出靠雄厚財力錢滾錢賺到的“利潤”,吳淑珍的形象就可以瞬間昇華成“德雷莎修女”。這種想法意味陳水扁一家離民間疾苦真的已經很遠了。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