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4月9日消息 臺灣“聯合晚報”8日的社論指出,前陳水扁辦公室“副秘書長”陳哲男涉“司法黃牛”一案被羈押,案情發展顯然對他不利。但陳哲男牽涉的弊案不只這一樁,“司法黃牛案”只是“冰山一角”,還是到此為止的“停損點”,全體臺灣民眾都在看。
至於民眾在看什麼,社論指出,“看熱鬧”的人,當然是想知道,這位陳水扁手下的紅人,究竟借職位之便搞了多少是非?牟了多少利?更想知道的是,究竟陳水扁與週遭親信,包括扁家涉入的程度有多深? 至於“看門道”的人,綠營“立委”尷尬地説要全面反省,“總統府”只能回應些尊重檢調的空話。民眾則不免感嘆,何以執政才六年的陳水扁政府,傳出的醜聞與弊端,完全是昔日民進黨大力批判的對象--腐敗的國民黨的翻版呢?這是權力傲慢的通則使然,還是執政者個人操守信念出了問題?
社論指出,這些問題,若不能針對最高權力者陳水扁下手檢討,一切討論都是做虛工。過去,被揭露的弊案,往往都有前朝“紅頂商人”捲入其中,因而很容易被民進黨轉移焦點。但仔細看看陳哲男,他一路跟著陳水扁,從臺北市政府到“總統府”,他的兒子陳其邁還被刻意提拔,栽培成高雄市長參選人。陳哲男算“外人”嗎?當紅之際,民進黨內又有多少人曾想攀附他,接近“權力核心”呢?
社論説,正因陳哲男是“層峰親信”,他才有“上下其手”的機會。但也因為他被視為陳水扁的“身邊人”,諸多弊案,大家才會揣測、質疑陳水扁知情的程度。這是極其合理的懷疑,“總統府”不能只靠一再的澄清,就想劃清界限。同樣,想替陳水扁辯解的人,亦不能把民眾當傻瓜,説幾句陳水扁識人不明之類的渾話,就以為可一筆帶過。
社論指出,陳哲男身上的案子,不僅一樁。可以公然在“總統府”內炒股,可以不假離臺,可以公然介入外勞仲介,可以扮演“司法黃牛”,可以收受高達百萬的奠儀,可以拿政治獻金,這些指控,若一一被證實,被定罪的話,他個人固然一輩子完蛋,民進黨又豈不賠上整個政黨形象?陳水扁又豈能安然脫身?
社論強調,如果硬把陳哲男當個案,而不徹底檢討陳水扁的用人風格,以及,何以民進黨對陳水扁的作為,失去監督的機制,僅被動淪為辯護、擦屁股的角色。那民進黨想在“陳哲男事件”上化危機為轉機的機會,勢將等於零。陳哲男拖垮陳水扁,陳水扁拖垮民進黨,這一系列的危機,“停損點”在哪?(趙靜)
相關專題:民進黨弊案層出不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