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高層動態 | 要  聞 | 文件決議 | 本網特稿 | 會議進程 | 代表風采 | 代表聲音
理論解讀 | 輝煌成就 | 海峽之聲 | 媒體評論 | 現場報道 | 圖片新聞 | 黨建巡禮 | 共建和諧 | 兩岸黨際交流回顧
字號:
“滕頭模式”:樸實成就典範 綠色種出和諧

  時間:2007-10-12 12:47    來源:-新華網     
 
 
 

  樸實成就典範 綠色種出和諧

  ——浙江社會主義新農村“滕頭模式”的思考

  新華網杭州10月12日電 (記者 李亞彪 鄭黎)浙東滕頭村,這是一個富裕和諧的幸福小村莊。

  “十一”期間,村民們或外出度假,或招攬遊客,滕頭村幹部卻忙著外出考察項目。無論哪一個人,都還在為家鄉前不久被聯合國授予“世界十佳和諧鄉村”稱號而興奮,這種興奮與國慶的喜悅一同寫在滕頭人的笑臉上。

  滕頭村並非一夜成名。從不違背自然規律搞發展,從不大拆大建,從不被“先發展後治理”的“快速致富”模式所誘惑。滕頭村樸實、綠色的發展之路,為人們描繪出了一幅社會主義新農村畫卷。

  未來的和諧鄉村是“全能選手”,不是“單打冠軍”

  滕頭,這個在地圖上都很難找到的江南小村,位於浙江寧波市區南。

  在滕頭村住的牟舟霞,每天清晨是聽著鳥鳴聲起床的。推開窗戶,映入眼簾的是滿眼綠色。據聯合國有關機構的調查,這個小村莊的綠化率已經達到67%。

  步入滕頭村路邊的文化展廳,可以看到墻上挂著這樣一組經濟數據:2006年全村實現社會總産值23.1億元,GDP為4.51億元,是寧波的首富村。

  參與評選“世界十佳和諧鄉村”的清華大學教授乾泉説,聯合國有關機構對“十佳”的標準確定為GDP、就學率、就業率、犯罪率、綠化率、空氣品質、每人平均壽命和幸福指數8大指標。

  據評審組調查,滕頭村100%就業率、零犯罪率、78.9歲的每人平均壽命、常年一級空氣品質、高就學率,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不容易實現。專家在做滿分為10分的幸福指數抽樣調查時,滕頭村高達9.5分。

  “專家們看重的不是單項指標的高低,而是8項指標綜合水準,注重各項指標的共同發展,這也就是和諧。”乾泉説。

  滕頭村辦公室主任袁坤説,社會主義新農村有20字方針,而不是單一標準。如果算單個指標,滕頭在國內未必項項排在首位,可這裡更強調全面發展。

  “滕頭模式”證明:協調與發展並不矛盾,而且密不可分

  同別的發達村一樣,滕頭村的幹部都印著精緻的名片;與眾不同的是,這些名片的顏色全都是綠色的。“我們是在提醒每個人不要忘記生態與環保。”滕頭村的幹部都這樣説。

  上世紀90年代,滕頭村就成立了中國最早的鄉村級環保機構--環境資源保護委員會。“委員會對引進的有污染項目實行一票否決制,到目前已否決了46個效益可觀、但有可能污染環境的項目。”這項工作的負責人傅德明説。

  滕頭村環保意識極為超前,早在上世紀80年代,村裏就提出抓發展不忘生態環境的思路。“在許多地方還不懂環保時,我們就在村裏實施了雨污分流的工程。”滕頭村黨委書記傅企平説,由於不注意環保,不少“明星村”都衰落過。滕頭村從不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路子,因此也從未走過彎路。滕頭村的理念就是,寧可發展步子慢一些,也不去做“速成致富夢”。

  一些外國朋友問傅企平:這樣漂亮的村莊,如何辦企業。傅企平回答:把工業企業全都搬進工業園區,讓企業生産與人居生活相分離。

  滕頭村向所有人證明:發展和生態環保兩者之間並不矛盾。滕頭村現有企業60家,優美的環境吸引著外地客商,開闢的工業經濟園已有40多家企業進駐。

  村裏把美麗的田園開發成農家風情生態旅遊區,建成植物工廠、花卉基地。這些種出來的風景,每年要接待70多萬名國內外遊客,旅遊和門票收入超過1060萬元。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絕不放棄農業

  靠工業和三産富裕起來的滕頭村沒有放棄農業,但那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中國千年傳統農耕業,在這塊田野上已杳無蹤影。

  在村裏,可以看到為數不多的農具已被濃縮進滕頭公園的農家博物館中,取而代之的是國家級高科技生態農業示範園區。園區內是清一色的高科技創匯農業,這裡成了浙江省農科院的培育基地、浙江大學生物技術研究所的科研基地。

  滕頭的農民不再戴著草帽,而是穿著白大褂,莊稼種在試管裏,這些高科技的試管種苗遠銷法國、荷蘭等國家。100余畝現代化鋼架大棚裏,種的是與日本企業合作培育的瓜類種子。苗木花卉栽培是滕頭村的支柱産業,村裏有一個具備國家一級技術資質的園林綠化企業。

  這樣一個美麗的村莊,還吸引了城裏人來此安家。原住在江西贛州市城區的董大爺,同老伴與兒子一家搬到滕頭村,租住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這裡空氣好,兒子在這裡上班,我每天到公園散散步,到老年人協會走走。”想在這裡長住下去的董大爺説,“村幼兒園條件也不錯,將來準備把孫子送到這裡。”

  

 
編輯:李艷波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