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高層動態 | 要  聞 | 文件決議 | 本網特稿 | 會議進程 | 代表風采 | 代表聲音
理論解讀 | 輝煌成就 | 海峽之聲 | 媒體評論 | 現場報道 | 圖片新聞 | 黨建巡禮 | 共建和諧 | 兩岸黨際交流回顧
字號:
學習探索創新——十七大代表印象記

  時間:2007-10-20 18:39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0月20日電(記者吳小軍 顧立林 張先國)十七大代表、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李國英這次到北京開十七大,專門帶的《生態學》《環境學》等十幾本書差不多讀完了。記者晚上11時到他房間採訪,他還在挑燈夜讀。到外地開會出差帶上幾本書已經成了李國英的習慣。

  書讀得多,李國英的思路也特別開闊超前。這些年來他提出了建設“數字黃河”工程由概念到實踐,開創了我國大江大河管理的先河,獲水利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他提出的“維持河流健康生命”等新思路,不僅具有理論價值,也開創了河流治理的新篇章。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一度斷流的黃河,進入新世紀,再也沒有出現過斷流。

  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記者採訪發現,與會的許多十七大代表,有愛學習、勤思考的共同特點。“沒有海量的學習,就沒有寬闊的視野,自主創新、建立創新型國家就只能是口號。”李國英代表説。

  這些在各行業中被推舉出來的佼佼者,都有自己的學習思考的獨到之處。“總也學不夠!”“我每天花最多的時間是用來思考企業的發展”“要有創新的思維,必須借鑒來自各方的經驗教訓”……這是記者聽到的來自各行各業的十七大代表的回答。

  十七大代表、遼寧省蓋州市牌坊店村黨支部書記張作璽談到讀書,滔滔不絕。“我總也學不夠”,這位僅有中學文化程度的村帶頭人説。他用自己從報刊電視上學到的專業知識,帶領村民在地處東北山村的溫室裏種植反季節果樹,把農業觀光遊和荒山果樹種植巧妙結合。他説,要建設現代化農業,首先必須用現代化的知識和思維充實自己。

  來自湖北省嘉魚縣官橋村八組的周寶生代表每年訂閱100多種報刊,從政治、經濟、文化到市場應有盡有。他説,市場競爭非常激烈,要搞好鄉鎮企業,必須多方面學習,掌握豐富的資訊,對市場作出及時的判斷。

  作為大型國企的帶頭人,鞍山鋼鐵集團公司總經理張曉剛代表談到創新企業發展戰略時表示:“一個人要想使自己的頭腦跟上時代的變化,必須不斷學習。要有創新的思維,就必須借鑒來自各方面的經驗和教訓,以增長自己的智慧。”他説,“讀書破萬卷,也許一本書只有兩行字給你啟迪,這就夠了。”每看到感興趣的內容,他就用電腦記下來。這些年積累的讀書筆記已有幾千頁。

  “我每天思考最多的是企業未來如何發展。”記者在會前採訪瀋陽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關錫友代表時,看到他桌上放著一本美國前財政部長羅博特魯賓《在不確定的世界》一書。他認為,創新就是把現存的所有要素有效整合,滿足目標需要。在各種不確定的情況下,作出抉擇,才能引導未來。

  學習無盡涯,創新無止境。一個勤於學習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

 
編輯:高大林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