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和諧新疆:血濃于水手足情

時間:2010-05-28 17:0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塔城市馬蓮花家四世同堂,有回、俄羅斯、哈薩克、維吾爾、達斡爾、漢、塔塔爾7個民族。本報記者 戴 嵐攝

  ●自治區連續27年把每年的5月作為民族團結教育月

  ●從1997年至今,中央選派了近4000名幹部援疆,為新疆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貢獻聰明才智

  ●2005年6月,教育部啟動實施高校援疆學科建設計劃,內地41所著名高校分別對口支援新疆11所高校的85個相應學科

  明明知道收養了這個棄嬰,面臨的將是“從此不得安生”。然而,他義無返顧地把孩子抱進了家門;一次次的手術失敗,他沒有氣餒;為了給孩子看病,他寧願家徒四壁……新疆巴楚縣色力布亞鎮英阿瓦提村阿布力孜老人收養漢族棄嬰的故事,經媒體報道後,舉國感動。

  其實,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像阿布力孜這樣的老人還有很多……多年來,在黨的民族政策指引下,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各族兒女,用血濃于水的手足情,詮釋著“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這一樸素的真理。

  軍民團結如一人

  天越來越黑,氣溫也越來越低,一隊巡邏的邊防軍正艱難地跋涉在帕米爾高原。由於迷路,大家已經一天沒有進食,身上的熱量似乎就要消耗殆盡……

  一道閃電,大家突然發現前面有人影晃動。戰士們迅速進入戰鬥狀態,一字排開趴在地上,向人影瞄準。

  人,越來越近。又是一道閃電。“啊?是布茹瑪汗大媽!”戰士們驚呆了。此時已是淩晨3點。

  老人脫掉雨衣,從貼身的背囊裏艱難地掏出一個個馕來:“孩子們餓壞了吧,快吃吧。”

  原來,老人獲悉邊防軍遇到困難,專門冒雨前來尋找……

  邊疆的穩定與發展,離不開親如一家的民族和睦,離不開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團結。早在新中國建立初王震將軍率部挺進新疆時,毛澤東同志就教導進疆部隊:你們到新疆去的主要任務是為各族人民大辦好事。1981年,鄧小平同志在新疆視察時也指出:搞好民族關係,加強團結,是進一步做好新疆各項工作的關鍵。1990年,江澤民同志視察新疆時,特別強調了維護軍民團結,尤其是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勉勵駐疆部隊繼續做好軍民和民族團結工作,更加廣泛深入地開展“雙擁”、軍民共建等民族團結進步活動,增進各族軍民的血肉聯繫。2006年,胡錦濤同志在新疆考察工作時強調,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引導各族幹部群眾牢固樹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推動各民族相互學習、加強交流、共同進步,鞏固和發展各民族大團結。

  如今,無論在地方還是在軍營,各民族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已蔚然成風。在喀什市疏附縣阿吉鄉,流傳著一則關於立碑的故事。那是武警四支隊六中隊官兵剛剛進駐阿吉鄉的時候,中隊炊事員到水渠邊打水,聽説當地維吾爾族群眾擔心漢族群眾因生活習慣不同,污染了水渠。為了尊重民族習慣,中隊決定每次打水都用固定的新水桶,而且規定不得在渠邊洗菜、洗衣、洗澡。為保護水渠清潔,中隊官兵還經常幫助維吾爾族群眾修護渠壩,在渠道兩邊種草植樹。一年後的一天,官兵們發現渠壩上立了一塊石碑,上面用維漢兩種文字刻著:“同飲一渠水,親如一家人。”

  這是民族團結的生動寫照。多少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政府和新疆軍區黨委,把民族團結貫穿到各項工作之中,自治區連續27年把每年的5月作為民族團結教育月。每逢肉孜節、古爾邦節,駐軍各級領導都要走訪少數民族聚居區,慰問維吾爾、哈薩克、塔吉克、柯爾克孜、烏孜別克等少數民族群眾。

編輯:田雲鵬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