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我的5.12”網路作品徵文大賽-文字作品
 
 
臺胞捐建鑄真情 眉山災後重建見成效
 
  來源: 台灣網      日期: 2009-06-03 14:20

 
 

 

已竣工的洪雅縣花溪中學新教學樓

 

  台灣網 5月26日眉山消息 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全世界同情與關懷的目光都投向了四川災區,在救援行動結束後,儘快完成災區恢復與重建的重任即擺在了我們面前。為此,與祖國大陸血濃于水的臺灣同胞向我們伸出了援助之手。

  眉山,被陸游盛讚為“孕奇蓄秀當此地,鬱然千載詩書城”的三蘇父子故里同樣遭受了泰坦之神的無情打擊,但與汶川、北川等極重災區相比,眉山市除仁壽縣被國家列入全省51個重災縣外,其餘1區4縣僅屬於次重災區。這對財力本身就不富裕的農業大市來説,災後恢復重建在資金投入等方面的困難更加艱巨。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全市人民眾志成城、奮力拼搏下,眉山市的災後恢復與重建工作順利推進。截止今年2月,全市已完成33萬餘戶受損農房的維修加固,43656戶需重建農房竣工,179所需重建的學校先後開工建設,竣工47所。而在179所重建學校中就有7所被傾注了臺灣同胞的無私關愛,受援資金達到650萬元,是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向四川省轉交臺胞捐贈資金的一部分,屬非定向援助。

  眉山市外僑臺辦在向四川省臺辦爭取到這批捐建資金後,為了將資金落到實處,加快全市受災學校恢復重建速度,把這份來自寶島臺灣的關愛永鑄眉山人民心中,經與市教育部門和各區縣人民政府商議,在全市範圍內篩選了7所受災較為嚴重,建設資金籌集困難,受惠師生人數較多和影響較為深遠的中小學校作為捐建對象,除仁壽縣受助2所學校,受助資金各75萬元外,其餘區縣各有1所,受助資金各100萬元。項目確定後,市外僑臺辦隨即與各區縣人民政府簽訂了《臺灣同胞捐建學校項目協議書》,確定臺胞捐建資金將全部用於教學樓及部分配套設施的建設,資金不足部分由各地方財政配套解決。

  截止目前,7所學校重建項目工程建設進展順利,有4所已提前竣工,1所投入使用,其餘3所按照計劃將於今年8月底前全部修建完畢。

  按照省、市臺辦簽訂的《四川省落實臺胞捐助災後重建項目工作目標責任書》和市、縣簽訂的協議書要求,7個已開工項目的受助資金首次撥款80%的款項已全部劃撥到項目方指定賬戶,其餘20%餘款將在項目工程建設竣工驗收合格後再予以撥付。

  工程驗收合格後,為了繼續做好臺灣同胞援建項目的跟蹤幫扶工作,眉山市外僑臺辦還將從為學校添置教學儀器等教輔用具,配備課桌椅、圖書,與臺灣地區和國、內外對等學校開展交流合作,提高教學品質等方面進一步爭取社會各界支援,把7個臺胞捐建學校打造為眉山市的臺胞愛心基地和災後恢復重建工作中的亮點。(眉山市外僑臺辦 何玲瓏)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