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誠信:網購最大的攔路虎

時間:2011-08-22 15:05   來源:光明日報

 

插圖:楊震

 

  “看圖片,如夢似幻;見實物,風中淩亂”;“買來衣服還要自己加工,知道的同情你,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有收集線頭、抹布的愛好呢”;“哪個骨灰級買家沒交過幾年學費啊,傷心過往,不提也罷”……打開搜索引擎,輸入“網購誠信”字眼,點擊搜索,你會發現和其相關的結果超過了960萬條;在貼吧和各大論壇裏搜尋關於“網購誠信”的帖子,你會發現蓋了好幾年、高幾千層甚至上萬層的帖子比比皆是。作者在文章開頭所引用的那幾句言論,不過是天涯論壇裏一個關於淘寶假貨吐槽帖的冰山一角而已。

  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進步,讓人們足不出戶也能逛街購物成為現實。時代的發展,宅男腐女群體不斷壯大,讓網路購物愈加繁盛。然而,在網購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並逐漸成為現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的同時,網路購物,尤其是C2C式的網購中的誠信缺失問題也愈演愈烈:實物與圖片不符、假貨假名牌氾濫、發貨延遲、售後服務缺失、退換貨困難……這些現象不僅傷害了消費者網購的熱情與信心,給他們帶來極大的不安全與不信任感,同時還嚴重破壞了網路購物與電子商務的正常秩序,制約其進一步發展。

  仔細分析這一網購亂象,不難發現它的背後有著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道德的缺失

  這裡所説的道德缺失,一方面是指一些網路賣方制假販假售假、不良經營、不正當競爭,喪失職業道德;另一方面也包括部分消費者知假買假,喪失消費道德。

  毫無疑問,當前的電子商務、網路購物市場存在不少無良賣家為了謀取個人私利,利用網路交易平臺監管困難、法律法規不完善等一些缺陷制假販假、知假售假,以次充好、隱瞞貨品真實資訊,私下刷好評,進行不正當競爭。與此同時,部分消費者心存僥倖、愛慕名牌、貪圖便宜、知假買假的行為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賣家制假售假的氣焰,給他們提供了生存空間。歸根結底,這些行為都是道德缺失的後果,是網路賣家和消費者公共道德、職業道德、消費道德共同缺失的後果。

  先天不足後天失效

  見不到實物與真人、不能試穿、沒有固定店面、開店準入門檻低、交易安全風險高……C2C電子商務從其誕生就有先天隱患,這也使得它比一般的實體交易更加依賴和需要誠信,但同時也更加容易缺失誠信。

  為了彌補這一缺陷,網路購物平臺的運營方推出了信用評價體系,其中最知名的便是亞洲C2C巨頭淘寶網的好評制度。然而在最初起效了一段時間之後,魔高一丈的賣家通過假買假賣、專業刷好評、利用掌握的消費者資料進行威脅騷擾等手段又使得這一制度效用大打折扣。至於其他的退換貨承諾、先行賠付等制度,更是在種種複雜的操作步驟、多方推諉、耗時費力、得不償失的現實面前變得幾乎形同虛設。

  尷尬矛盾的平臺運營方

  一邊打假、一邊縱容售假,這是國內網購平臺運營方誰都無法逃避的尷尬境遇。

  對於深受世人詬病的網路誠信缺失與假貨問題,國內最大的C2C網購平臺運營方淘寶網的老闆馬雲曾回應説他比誰都恨假貨,淘寶網才是假貨最大的受害者。對此,馬雲和他的集團不僅花費了巨大的人力財力,還在今年聯合了9部委一起進行打假。然而這些行為並沒有起到明顯的效果,很大一個原因便是運營方在打假的同時,縱容著制假售假。

  網購的不少買家是“知假買假”,部分假貨的存在可以使網站更有活力、競爭力和點擊量,打假過度會造成賣家和買家向競爭對手處流失,這些原因綜合起來,就不難理解為何一些第三方交易平臺總是藉口強調網購的特殊性,而漠視侵權、放任售假、實施著貌似公允其實向賣方傾斜的監管維權機制。

  漫漫網購誠信路,既然目前網購誠信缺失的現狀是由多方因素造成的,那麼構建一個誠信和諧網購環境的探索,也離不開多方的配合。

  首先是要呼喚社會公德的重新回歸,讓消費者和不良賣家重拾消費和職業道德;其次是要促進科技的發展與技術進步,在技術層面加強監管,避免漏洞出現;再次企業也應該真正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雖然一個行業的規範不可能也不應該僅僅依靠一兩家企業,但不可否認的是佔據壟斷地位的龍頭企業在行業規範和行業進步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是舉足輕重和無可替代的。

  當然,行業的規範與進步離不開相應法律法規的制定與完善,國家各相關部門也應該切實履行其職責,進行合理的引導與監督。最後,要提高全社會公民的維權意識,形成人人打假、對缺乏誠信零容忍的社會風氣。在這樣多方的努力下,筆者相信,誠信和諧的網購環境一定能得到真正實現。

  光明網記者 張雪瑩

  網購 贏“三省”,何樂而不為

  鄭傳海

  有年輕人看我隔三岔五從網上郵購物品,很是不可思議:網購是年輕人所愛,一個50歲的男人,也時興在網上淘寶,是購時尚物品?還是想過過網上淘寶癮?

  年輕人在網上購物,玩的是時尚,買的是時尚,用的是時尚。我則不然,選擇網上購物,看中的是網上淘寶能換來“三省”。

  首先是省事。居家過日子,開門四件事,衣、食、住、行,少不了與商場打交道,而跑商場購物是件麻煩事,尤其是對於男同志來説,簡直是受罪。偌大的商場,就像是個迷宮,轉來轉去,轉得人腰腿酸疼;貨架上一排排形狀各異,品質相似的物品,看得人眼花繚亂,簡直不知道挑選什麼樣的物品是好。選擇網上購物,好就好在不需要花費時間去商場轉來轉去,選來選去,也無需排隊付款,選中了需要的物品後,滑鼠輕輕一點就可以搞定。

  其次是省心。對於男士來説,陪伴女同志和孩子到商場購物,是很不情願的,但又不好言語,於是乎,這便成了一些男士的心病。自從嘗試網上購物後,我便嘗到了甜頭,趴在電腦前網購,邀愛人參與其中,看中了,我就點擊滑鼠,相不中,就繼續在網上淘,在淘寶中,兩人有説有笑,好不熱鬧。

  再次是省錢。網購還給我帶來了實惠,一般網購都比商場裏賣的價格要低,折扣又多。這些不説,通過網上交易,網銀還有積分或返還。

  網購贏“三省”,何樂而不為之?

  網購 需要立法這頂安全帽

  張凱軍

  電子商務業高速發展的同時,理所應當的要有革新或保障性制度,虛擬的網路交易和實體交易確有不同,更需要的是誠信,不能在道義上搞欺騙,唯有道德能夠修剪人的劣性枝蔓,唯有法律才能提供強制性保障。

  今年兩會期間,專家學者等委員代表就網購立法提出了建設性意見,網民對立法呼聲持續高漲。首先,網上假冒偽劣商品不亞於線下的實體店,高倣套牌侵權商品給品牌企業造成惡劣衝擊,消費者維權、投訴方式有待解決。其次,打著電子商務或網購直銷旗號,進行網際網路傳銷,手段不斷翻新,以“發展下線會員,網上購物越買越便宜”等口號利誘消費者,這種更具隱蔽性的傳銷方式,逃脫了公安、工商等部門的法眼。第三,網路店主的逃稅行為,得不到稅務部門的監管。第四,網購風險有待資訊監管部門或網警的進一步重視,駭客的網路釣魚技術不得不提,不少消費者使用網銀受損而無可奈何。建議監管機構與網路運營商、工商、稅務、速遞、金融等部門建立聯動機制,對網路店舖採取實名備案,ip鎖定或監控。

  網路準入商品規範制、網店註冊實名制、網路信用記錄製的建立,網路交易監管平臺的實現,都需要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確定,這樣就為我們未來的網路購物戴了一頂安全帽。

  網購 亟待健康有序發展

  張亞勇

  近年來,網上購物漸成時尚,使我們的現代生活更為便利。但隨著網上購物發展的不斷深入,網購誠信問題逐漸浮出水面。部分網路企業缺乏信用意識和信用道德規範,企業內部電子商務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信用仲介服務落後,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和獎懲機制,網上發佈虛假、不健康甚至違法商業資訊等不誠信行為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不法商家在利用網際網路侵害消費者權益。網店普遍缺乏“誠信”正成為制約網購進一步健康發展的瓶頸。

  網購有諸多好處和便利,但和一般的購物相比也存在很多不足,比如無法事先體驗,不能“試穿”和“試用”,這就為一些不誠信企業渾水摸魚提供了便利。一些商家在網店發佈的産品圖片、産品資訊與實物嚴重不符,還有一些商家以次充好,搞“山寨”貨,“挂羊頭賣狗肉”,使商品品質難以保證;網購方式的特性也提高了網購退換貨的成本。如果消費者對所購産品不滿意,退換貨時需要付出高昂的時間、精力、以及郵資成本,有時會産生得不償失之感。相信大多數有過退換貨經歷的消費者,對網上購物會加以排斥。長此以往,必將會嚴重挫傷消費者對網上購物的熱情和信心,進而影響到整個網上購物行業的健康發展。

  打造安全誠信的網上購物環境,除了要加強企業自律,還需要各級政府、協會以及行業領軍企業的積極參與,深度合作,堅持技術手段和法律手段相結合。

編輯:王新妍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