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長寧區:讓群眾從文明進步中得到實惠

時間:2011-12-21 13:41   來源:解放日報

  如果説,整潔的街道、盛放的花草、絢麗的裝飾是一個城區的漂亮“名片”,那麼由市民的言行、商家的誠信、政府的親民等所構成的文明素質,便是這座城區的內在靈魂。經過多年發展,長寧區在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等硬實力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如何進一步提高公共服務、文化發展以及社會建設與管理等軟實力,是接下去努力的方向。而文明城區的創建,便是長寧發展之路上的指明燈。因此,長寧提出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的目標,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完善城市公共服務體系,倡導文明和諧的社會風尚,讓整座城區得到更大的提升,讓每一個長寧人都從城區文明進步中得到實惠。

  創建“上海文明和諧西大門”是區域內37家成員單位共同的平臺和紐帶。2011年,各成員單位以“虹橋機場1號航廈及周邊環境整潔”、“中山公園整體改造”、“社區家庭文明指導中心規範化建設”等諸多合作項目,攜手營造更舒適整潔的城區環境。市供水行業、市郵政行業、上海大眾燃氣長寧辦事處、上海西區電信局等主動參與西大門創建,加強窗口人員文明禮儀、業務素質培訓,推進溫馨服務,打造文明窗口。

  長寧區“凝聚力工程學會”是文明創建的又一平臺,迄今已聯手區域內500多家單位,成為全區區域化黨建社會組織平臺。華陽社區分會會同多媒體園區、聯通公司等會員單位先後開闢1000多平方米、300多個座位的餐廳,解決了9000多名白領的午餐問題;江蘇社區分會搭建“銀企對接會”平臺,為60多家企業解決了融資難問題,涉及金額2.7億元。“凝聚力工程學會”還為會員單位牽線搭橋,解決了企業人才引進、子女就讀、房産證辦理、退伍軍人就業等問題。

  只有讓民眾生活得幸福,才能真正感受到這個城區的文明。在舊小區綜合改造、二次供水改造、道路積水點改造等“重中之重”的民心工程中,長寧按照“穿衣、戴帽、改水、換膽、整區”的要求,2年裏完成了345萬平方米的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137萬平方米的二次供水改造,使近7萬戶居民直接受益。

  讓文明成為一種生活態度,讓志願成為一種風尚。如今的長寧,市民的文明程度有了明顯提升。在龍之夢購物中心的公交樞紐站點的候車隊伍,新來的乘客都自覺地走到隊伍最後等待;公車進站後,也沒有人哄搶上車。這便是“內化於心”的文明。地鐵站裏,大多數乘客在上下自動扶梯時都能做到左行右立;過馬路時,幾乎所有人都在人行道上靜候信號燈。

  志願者是幫助大家養成好習慣的助力。工作日的早晚高峰,數十名志願者通過虹橋志願者網站報名,來到全區各主要軌道站點,參加宣傳交通文明,維護交通秩序等志願服務。乘客們親切地稱他們為“紅馬甲”。長寧還有一群全市聞名的洋志願者。他們成立了一支500多人的“洋志願者服務隊”,在大街小巷找問題,然後提出改進建議,節假日還走進社區當起義務外教,參與居住小區的環境保潔。

  截至今年12月,長寧區註冊志願者人數已從世博會前統計的2.7萬人增至7.6萬人,增長率為181%。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