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文檔
  首  頁 | 專題首頁 |  要  聞  | 視  頻 | 週年動態 | 兩岸情深 | 患難真情 | 血濃于水 | 愛心匯集 | 經濟重
人文重建 | 重訪災區 | 新家園新生活 | 志願者行動 | 自力更生 | 對口支援 | 圖片報道 | 各地援助 | 感人事跡 | 評論分析
  首頁-專題-時政-汶川地震週年紀念-災區重建-自力更生
 
 
人定勝天——南江縣抗災自救重建家園紀實
 
  來源: 四川文明網      日期: 2008-06-12 19:47

 
 

  四川文明網6月12日巴中電(通訊員 孟勇)“震災損壞了我們的家園,但是摧毀不了我們的意志”,“廣大黨員幹部要到災區去,到災區群眾去,帶領人民群眾用自己的雙手重建美好家園”。在南江的受災村社,處處都能聽到這樣振奮人心的話語,都能看到不等不靠重建家園的身影。連日來,南江縣廣大幹群同心同德,協力奮戰,掀起了生産自救、重建家園的熱潮。

  “自力更生,儘量不給國家添麻煩”

  6月11日,在南江縣趕場鎮鹿角埡村災民新村工地,人們揮汗如雨,砌磚的砌磚,上樑的上樑,緊張而有序。“我家房子全垮了,市委李仲彬書記親自來看望我,鎮政府幫我解決了臨時住處和生活問題,還幫我規劃新房,辦理手續,籌措建材,用不了多久我全家就可以搬進新房了。”趕場鎮鹿角埡村民袁會林深有感觸地説。村民饒興正忙著打基腳,準備修建新房子。“5.12”地震讓饒興俊房屋垮塌2間。他説:“比我們災情嚴重的地方還很多,讓國家把救災資金投放到那些地方去,我們自己想點辦法早點把房子建起,儘量不給國家添麻煩。”説到資金的問題,他樂觀地表示,可以在親戚朋友那裏借點,自己再貸點。

  一瞬間,家園毀了,生活完全變了……回憶遭受震災時的情景,南江縣下兩鎮江口村的村民們至今尚存錐心之痛。這個村36戶人家的房子被震垮。望著毀於一旦的家園,許多村民抱頭痛哭。

  江口村56歲的冉廷吉坐在他家所住的簡易帳篷前,回憶起受災時的慘狀和災後重建過程中黨和政府的傾力支援,心情顯得很激動:“要不是政府的關懷,我們只能去要飯了。遭災後,縣、鎮領導天天都來看望我們,送米送油,連買菜的錢都發,我們這才渡過難關。”她還高興地告訴筆者,目前村裏36戶災民在政府幫助下從信用社貸了一些錢,現在大家都在搶時間建新房,9月底前全部可以搬進新居。

  縣救災辦負責人告訴筆者,震災造成南江縣農村居民房屋受損229432間,垮塌13531間,城鎮居民房屋受損8189間,垮塌301間,11250人居無定所。受災群眾的住房問題牽動著各級領導的心。抽調1214名機關幹部深入災區,對所有倒房戶、房屋受損戶進行摸底造冊,結合正在進行的新農村建設,拿出重建與維修規劃,採取政府支援一點、自己籌一點、親朋好友幫一點的辦法,多渠道籌措建房資金。縣裏還及時出臺了災後重建優惠政策,對災民建房實行審批、規劃、發放補助等“一條龍”服務,有效促進了災民新居建設。

  “只要有雙手,我們就能把損失奪回來”

  “只要有雙手,我們就能把損失奪回來。”南江縣東榆鎮文光村養兔大戶王悅對災後恢復生産,重建家園信心十足。“現在我把養殖場的廢墟都已清除了,也消了毒。估計這批兔能賺八千多元,只要有錢,受災的損失就能補回來。”當筆者問到她現在家裏還有什麼困難,對災後重建有沒有信心時,王悅指著她新養的200多只種兔對我們説。在這次震災中,王悅家的養殖場部分垮塌,造成了嚴重損失。目前,她已與儀隴一家公司簽訂協議,向公司領養了100多只種兔,積極開展災後生産自救。

  元潭鄉字庫村是蘑菇主産地。災情過後,鎮村幹群奮起救災,他們日夜趕工搭蓋菇房,翻曬被浸濕的稻草,農技人員全力投入趕制菌種,確保10月初供應菇農投入生産。短短的十幾天工夫,200萬平方尺的菇房又重新“站”了起來,被曬乾的稻草成垛成垛地堆置在田間、路邊發酵,靜靜地等待著投産的時刻。元潭村等蔬菜生産基地,隨處可以看到農技人員與農戶們繁忙的身影,他們有的開溝、排水,有的施肥、噴藥。和大家一道正在田裏忙活的鄉黨委書記告訴筆者:“我們指導群眾對大春作物進行田管,增種小雜糧和蔬菜,鄉勞動和社會保障辦已經在聯繫勞務輸出,由鄉政府牽頭,近期將組織200多名災民勞務輸出,增加收入,彌補損失。”

  “前幾天,我重新領回了5隻種羊。縣科技局和畜牧局的專家不僅對我們進行了心裏疏導,使我們明白了震災不可怕,而且還積極協助養羊戶重新建圈,,更加堅定了我們養羊致富的信心。” 6月11日,在南江縣南江黃羊的主産區之一的楊壩鎮灌壩村受災村民夏秀元正忙著修理垮塌的羊圈告訴筆者。為幫助項目區的養羊戶恢復羊業生産,縣科技局與黃羊中心密切配合,及時地對群眾進行疏導,鼓勵他們戰勝困難,努力發展生産。並積極協助養羊戶重新建圈,到縣內外四處聯繫購買項目2000隻,及時發放到項目農戶手中。村民告訴夏秀元筆者:“震災不可怕,有了黨和政府的幫助支援,我們通過發展養羊等産業來彌補,我們生産自救就有把握了!”

  “到災區去,到受災群眾中去”

  “到災區去,到受災群眾中去,幫助他們抓生産發展,抓災後重建”。在南江縣蹲點督導災後重建工作會上,縣委書記青理東發出了號召。全縣黨員幹部扎進災區與災民同吃住,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

  在南江縣開展部門幫鄉、黨員幫戶和輕災幫重災的重建活動中,縣、鄉兩級48支工作隊送錢、送糧、送衣物、送政策、送辦法,一頭扎進災區,幫助受災群眾恢復生産,指導災後重建。

  6月11日,在團結鄉筒車村災民新村建設工地,鄉黨委書記吳菲滿身泥水,正在幫受災村民建房。她説,震災造成村全鄉101戶民房倒塌,鄉幹部立了“軍令狀”,保證受災群眾在9月底前住進新房。縣上和鄉上派出了10余名黨員幹部駐在村裏,負責為受災戶排憂解難。倒房戶鄧宗萬激動地對筆者説:“為了幫助我們重建家園,鄉幹部們把自己的家也丟下了。”

  震災中農業損失慘重,生産自救任務十分緊迫。在南江縣南江鎮黃金村,筆者看到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濕透衣背的縣農業局長王善春和農業技術人員正在指導、幫助災民進行蔬菜套種。他説,災情發生後,農業部門就派出80多名技術骨幹分成16個小組,攜帶10萬多份技術資料、10多噸蔬菜種子、150噸農藥、1.2萬噸化肥、進村入戶,指導改種補損。技術人員一扎進災區便吃住村裏。受災群眾方繼敏激動地對筆者説:“為了幫助我們重建家園,這些黨員幹部當成了自家的事!”

  “親幫親,鄰幫鄰,黨員幹部和災民心連心。”南江縣下兩鎮江口村,在村支部的帶領下,村民聯合建立“抗災互助合作社”,他們互助合作,共同抗災自救。村民苗長竹夫婦在外打工,家裏只剩下兩個老人。震災中,她的房屋又被沖倒了。村裏群眾紛紛主動幫助她們。村民王世華把她們接到家裏住下,重建房子時又每天跑上跑下幫忙買建築材料。村支部書記冉開軍等村村幹部主動前來幫忙建房。在江口村,義務幫助倒房戶重建新房的群眾,每天有上百人。(完)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