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秀重建規劃專家建議昨日出爐,映秀鎮將建成抗震建築的示範區
設計原則
一、以山體和水體為自然景觀的特質元素,組織高度、風貌、廊道、視線等設計要素,確保建成景觀和自然景觀的協調
二、發掘並運用傳統和地域特色元素,彰顯民族和地域風情
三、以綠色生態為原則,組織綠地景觀設計,打造風景秀美、尺度宜人的鎮區風貌
沿著奔涌的岷江,一座座羌藏特色的小樓錯落分佈;曾經裸露的猙獰山體上綠樹掩映;水陸空立體的交通連起阿壩州對外樞紐……昨日,“5?12”地震震中——映秀鎮的重建規劃專家建議出爐。在專家的規劃建議描繪中,這座曾在震中地帶被撕裂的小鎮,將有望崛起為防震減災示範區和現代抗震建築博物館。在昨日我省舉行的映秀災後恢復重建國際研討會上,這項映秀鎮重建的初步方案由同濟大學規劃設計研究院及東莞市規劃設計院的專家共同建議。250余名國內外專家論證修改後,將報四川省災後重建委員會審定,最終敲定方案。
-重建整體規劃如何?防震減災示範區步行3分鐘可避難
“我們建議映秀的中心鎮區重建規劃為168.5公頃,建成一個萬人以內的二級城鎮。”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夏南凱説,由於映秀處於“5?12”地震震中,空間和地震中的特殊地位可定位為防震減災示範區和地震紀念地。
根據專家初步建議,映秀鎮的重建將主要沿漁子溪、岷江兩岸分佈,建成風光美麗的山水小鎮。具體分為:兩區(中心鎮區、震中保護區),兩軸(213國道經濟軸、303省道旅遊軸),五點(漁子溪、張家坪、黃家村、黃家院村、老街村等新農村建設點)。
映秀中心鎮區將包括原有的中灘堡村、楓香樹村和居民社區,規劃人口5700人。映秀重建將採用新理論、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建設全國乃至世界性的防震減災示範區,形成一個現代抗震建築博物館群,達到8度設防。對於學校、中心衛生院、政府行政中心等地則將提高1度重點設防,建成災害下的6個應急防災中心據點,每人平均避難面積達2平方米。居民步行3分鐘,即可在300至500米內到達緊急避難點。新城重建還將考慮救援信道、隔離緩衝帶、防洪消防等功能。
-當地居民如何謀生?地震紀念點遺址旅遊成産業主導
受地震破壞,映秀山區耕地更加有限,居民將如何謀生?夏南凱等專家建議,映秀應向旅遊服務業、水電及特色手工業、山地觀光農業等方面發展。
根據初步建議,映秀鎮重建時將保留設置10余處地震紀念點,涵蓋自然地貌、人工地物受損、人工新建等3大類型。這些紀念點將分為震中、老虎嘴、鎮區3個組團分佈。
圍繞“遺址探尋、災情感受、抗震紀念、重建參觀、精神昇華”等主題,人們可按照地震紀念為主導的線路,一路參觀百花大橋斷橋、飛落巨石、地震遺址公園、抗震紀念館、遇難者公墓、5?12地震震中、堰塞湖、山體滑坡、漩口中學遺址、斷裂國道、鳳凰重生雕塑等。這些地點將按不同級別進行保護控制。
映秀位於九寨黃龍和四姑娘山的黃金旅遊線上,過境遊客也可體驗當地的羌藏特色農家樂,參觀黃梁溝、瀑布山莊、茶馬古道等森林湖泊景色,品嘗映秀豆腐幹。
-交通網路如何設置?應急搶險暢通水陸空交通一體化
由於映秀地處龍門山斷裂帶上,又是阿壩對外聯繫的重要節點,夏南凱等專家表示,在這裡建設水陸空一體的交通將是今後應急搶險的重要基礎。
專家建議,映秀重建時應設置鎮區雙出入口,加強跨江交通,並在街坊內部增加疏散通道。在過境交通方面,岷江東路的作用應被強化,並作為213國道穿越中心鎮區段的分流線路,承擔起汶川縣城威州、草坡等北片區各鎮與漩口、水磨等南片區的交通聯繫;213國道穿越中心鎮區段,將主要保留漩口、水磨等南片區與臥龍、耿達等西片區的交通聯繫;303省道將主要聯繫北片區和西片區。在內部交通方面,213國道穿越中心鎮區段將成為主要幹線,同時依託岷江西一路、岷江西二路、莞秀路、映秀大道、中灘堡大道、下坪一路、下坪二路等交通幹線,共同構成鎮區內部交通網路。“三山爭秀、二水匯流”的自然環境,也將成為映秀重建的綠色骨架,形成綠色走廊。(華西都市報記者 王丹 鄧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