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文檔
專題首頁 新聞聚焦 會議動態 抗震先鋒 本網關注 代表心聲 共青團建設 代表風采 各方評論 圖片報道 大會花絮 會議日程 會議名單 共青團資料
 
 
 
 
立足新起點 創造新業績——熱烈祝賀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
 
  來源:中青網      日期:2008-06-11 11:16

 
 

  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隆重開幕了。這次大會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的形勢下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是全國各族團員青年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對於進一步組織動員廣大團員青年在黨的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

  共青團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的五年,是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五年,也是共青團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作出積極貢獻的五年。

  五年來,廣大團員青年堅持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以飽滿的學習熱情、創造熱情和奉獻熱情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在各條戰線上勤奮學習、辛勤工作、開拓進取,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同發展,與人民齊奮鬥,在各自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在今年年初抗擊雨雪冰凍災害和當前的抗震救災鬥爭中,全國各族人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廣大團員青年挺身而出,迎難而上,走在抗災救災的前列,特別是奮戰在抗災救災第一線的解放軍武警青年官兵、青年醫務工作者和青年志願者,不畏艱險,不怕犧牲,衝鋒在前,無私奉獻,以實際行動譜寫了動人的青春篇章。實踐證明,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成長的當代青年,是值得信賴、堪當重任、大有希望的一代!

  五年來,共青團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帶領青年建功立業,促進青年成長髮展,著力推動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自身建設的創新,各項工作在繼承中發展,在開拓中前進,開創了共青團事業的新局面。

  共青團始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團,教育青年,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不斷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堅持服務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團結帶領青年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中充分發揮生力軍作用;堅持針對青少年的實際需要,努力服務青少年的成長髮展;堅持黨建帶團建,進一步加強團的自身建設,團的事業蓬勃發展,團的各項工作得到了廣大青年的熱烈響應,團組織在青年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進一步增強。

  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黨的十七大為繼續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指明瞭前進方向,也進一步明確了當代青年的歷史責任,對共青團履行根本職責、做好新形勢下的青年群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立足新起點,創造新業績,當代青年就要肩負起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在黨的領導下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進而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時代賦予當代青年的光榮使命。廣大團員青年要切實增強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堅定不移地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矢志不渝地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滿腔熱情地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勤於學習,善於創造,甘於奉獻,努力成為理想遠大、信念堅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頑強的新一代,視野開闊、知識豐富的新一代,開拓進取、艱苦創業的新一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中建功立業,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立足新起點,創造新業績,共青團就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記使命,堅定信念,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團結帶領廣大青年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要緊緊圍繞履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青年群眾基礎,團結帶領青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這個根本職責,堅持先進性與群眾性的統一,充分發揮黨的助手和後備軍作用、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作用、黨和政府聯繫青年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從增強共青團在青年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入手,切實做好組織青年、引導青年、服務青年和維護青年合法權益的工作,不斷開創共青團事業的新局面。

  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燦爛前景已經展現在我們面前。光榮的使命召喚著當代青年,崇高的責任激勵著中國共青團。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結帶領全國各族青年,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