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六大以來,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各地各部門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紮實工作,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和豐碩成果,進一步解放和發展了文化生産力,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空前繁榮,探索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新路,開創了文化建設新局面。
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文化建設各個層面和各個環節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明顯變化,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新的文化發展理念逐步確立;制約文化科學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逐步破解,有利於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體制機制初步建立;文化發展的思路日益清晰,文化事業與文化産業發展的政策逐步完善,“兩手抓、兩加強”的文化發展格局逐步形成……
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製作為文化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是衡量改革是否取得實質性進展的重要標誌。在改革實踐中,按照“創新體制、轉換機制、面向市場、壯大實力”的要求,積極推進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國有文化單位市場主體缺失的狀況得到明顯改善。
2010年,北京市全市82家營業性演出場所共演出近2萬場,實現演出收入10.9億元;北京兒藝、北京歌舞劇院、中國木偶劇團、中國雜技團等4家轉制院團演出場次比轉制前翻了一番多,營業收入比轉制前增加了兩倍多……北京市這幾家院團的新面貌可謂全國文藝院團體制改革成果的縮影。
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國有文藝院團增強了內部活力和發展動力,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河北大廠評劇歌舞團整體轉制為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促進了藝術生産力新的解放,固定資産達到1000萬元;遼寧省營口市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掛牌後,4個月的演出收入比改革前全年總收入還多110%;江蘇昆劇院轉企轉制後,新版昆劇《1699 桃花扇》一炮打響,在全國巡迴演出,備受年輕人的追捧,一場戲將崑曲變成了一座“流動的博物館”。
一大批民營院團緊緊抓住文化體制改革機遇,不斷發展壯大,煥發出蓬勃生機。天津市劉榮升京劇團挖掘整理優秀傳統劇目,堅持在中小劇場低票價演出,在服務基層、服務群眾中迸發新的生機;山西清徐嫦娥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堅持面向農村、服務農民,年演出1500余場,年收入近千萬元;河南小皇后豫劇團成立18年來,演出近萬場,觀眾達數千萬人次。
2010年底,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出版社轉企改制工作全部完成。改革實踐表明,新體制新機制讓出版單位與市場貼得更近,和讀者貼得更緊,逐步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
早改早受益,發展更有力。“如果不轉制,作為事業單位的出版社不是市場主體,沒有上市融資的資格,也就無法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做大做強。”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李朋義説。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語文出版社、中國教學儀器設備總公司、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公司等5家單位組成的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被業界比喻為“航空母艦”。
把剛剛下水的“小舢板”變成實力強大的“航空母艦”,是經營性新聞出版單位轉企改制後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國出版業正努力朝著這個目標邁進:數十家中央和地方出版社組建了股份公司,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長春電影製片廠積極推進股份制改造,參照世界最先進的電影工業模式,確立了“立足主體産業、發展相關産業,建設‘一廠三區’(老區、景區、新區)”的戰略部署,以電影創作為龍頭,拉動旅遊、電視等相關産業發展。在全國電影廠中第一個建設了中國獨有、世界一流的電影主題公園,第一個建立了農村電影創作基地……今天的長影,已形成了電影、電視、洗印、旅遊比翼齊飛的四大産業,形成了新的利潤支撐點,年利潤穩定在3000萬元以上。
江蘇廣播電視總臺將影視製作部分剝離轉制,于2005年組建成立了幸福藍海影視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6年來,集團公司實現市場領域從江蘇邁向全國、從國內邁向世界的“三級跳”,共投資拍攝、發行百餘部影視産品,其中電影《南京!南京!》進入英國主流院線,《秋之白華》獲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十月圍城》獲香港電影金像獎8項大獎,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獲第28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一等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2010年,集團公司産值近10億元,年均增長30%以上,已發展成為國內知名的影視內容提供商和整合商。
通過改革,涌現出一批新型影視市場主體,直接推動了我國電影産業的繁榮發展。2003年以前,國産電影年産量不到100部,2010年已經達到526部,成為世界第三大電影生産國,全國城市票房總收入突破100億元,連續第六年保持30%以上增長,共有13部國産電影票房過億元,改變了進口大片主導我國電影市場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