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像30年前,深圳還完全在計劃經濟的體系之下;而現在,她和香港自由貿易的程度不相伯仲。”
香港“鐘錶大王”李秀恒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談起深圳特區30年的發展,讚嘆不已。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香港租金和工資水準上漲,工業面對經營成本高企的困境,而適逢內地改革開放,為香港工業提供了廉價的土地和勞動力,讓他們得以繼續發展壯大。
“當初很不想去內地投資,但無可奈所,當時香港請人難,而工廠大廈的租金和商業大廈差不多。”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李秀恒加入了第一波到深圳特區投資建廠的港商之列。
“深圳、深圳,入到去,心都震!”李秀恒説,這是當時香港人對深圳的大體印象,既陌生又恐懼。
1982年,李秀恒開始與深圳方面洽談將工廠內遷,經過兩年多籌備,李秀恒位於深圳坪山的工廠于1984年開始動工建設。
李秀恒説,雖然地方政府對於港資企業在深圳特區投資建設給予大力支援,所有的要求都盡可能予以滿足,“只要你提得出、寫得下的,他們就差不多都能幫你做到”,但當地缺乏必要的配套設施,廠房的建設一開始就並不容易。
李秀恒還清楚地記得當時工廠是建在耕地上,沒有大路可以直達工地,所有的設備都要放在手推車上面,經過田基地,一部部地運進去。
“建廠房首先要把發電機裝好,要搬發電機,有了發電機,又要搬油渣、汽油,因為沒有電什麼也做不到。”他説,這與現在到內地投資,公路、水電設施齊備的情況分別很大。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初無可奈何下的産業轉移,卻令內地為港資企業提供了龐大的發展機會。他説,“內地有很便宜的勞動力、土地、原材料資源,我們可以每年將工廠擴大。”
深圳毗鄰香港,作為內地對外改革開放的窗口,幾乎所有省份都在深圳設有公司和辦事處,李秀恒説,這對其公司的業務發展極為有利。
“這對我來説很方便,那時交通、資訊不發達,不可能各地跑,而很多省份均在深圳設點,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各地的業務往來都可以在深圳談,我們白天上去談,晚上返回香港。”李秀恒説。
借著深圳這塊跳板,李秀恒昔日在香港的小規模“山寨”廠,今天已發展成為年營業額逾10億港元的金寶國際集團,業務除了成表製造及鐘錶零件貿易外,更擴展至電子、運輸、金融及房地産等領域。
根據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一份有關香港製造業發展趨勢的調查報告,香港從事製造業的廠商,從一間資本少和員工少的小廠,內遷後迅速發展成為在內地擁有成百上千員工的生産基地,同時在香港又設有財會、供銷和設計研究部門的“前店後廠”式企業,僅在珠三角就有2萬至3萬間。
20多年來,李秀恒的公司和深圳特區乃至整個內地經濟一起發展壯大。他説,深圳的發展是循序漸進地,一步一步地進步。“天天都有轉變,所以我很難説出她具體哪一階段突然出現了特別的變化。”
要説起感受最深的,李秀恒説是內地的辦事效率和人的觀念的改變。他表示,以前珠三角港資企業會聘用很多香港管理人員北上,隨著時間轉變,港資企業甚至已經實現了香港人“零管理”。“除了內地管理人員的意識慢慢提升,公司內部也形成良好的系統,只要跟從就行了。”
在李秀恒看來,深圳之所以成功,得益於舉全國之力帶動深圳的發展。他認為,只靠深圳自身去帶動深圳的發展是徒勞的,正是由於全國的貿易,所有省份公司的産品、技術、資源,都拿到深圳,因而帶動了深圳經濟的崛起。
他説:“今時今日你不會覺得是怎樣一回事,但是回想起30年前,再看今日,你不敢想像,深圳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記者 蘇曉 張雅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