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堅不可摧 凝聚力從何而來?

時間:2008-06-02 08:57   來源:新華網

  5月3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前往陜西地震重災區漢中市,察看災情,指導抗震救災工作。這是胡錦濤在寧強縣廣坪鎮金山寺村同受災群眾親切交談。 新華社記者鞠鵬攝

  5月24日,中國總理溫家寶乘成都軍區陸航團的直升飛機抵達汶川大地震重災區映秀鎮,與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會晤。中新社發 賈國榮 攝

  老天不仁,突降大難,汶川強震,舉國皆驚。

  當余震一天天減弱,傷痛一日日平復,當國人從悲慟、激忿和堅韌中逐漸回歸平靜,人們在不經意間發現,5月12日以來的這些日子,祖國人民和海外同胞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患難與共,心手相連,中華民族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展現出如此堅不可摧的凝聚力!

  這是為什麼,凝聚力從何而來?

  凝聚力者,全國人民在耳聞目睹一個個事實後發自內心深處的一種共識,並由此所激發産生的信念、決心和向心力也。

  筆者以為,近些日子,中華民族之所以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大抵源於以下五因素:

  其一,來自黨和國家領導人的以人為本體恤民情。

  其二,來自黨中央和國務院及時有效的抗災舉措。

  其三,來自人民軍隊危難時刻前赴後繼奮不顧身。

  其四,來自白衣天使對群眾的細心呵護全力救治。

  其五,來自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和奉獻愛心。

  還記得,余震尚未止息,山路時有滾石,胡錦濤總書記就已驅車深入重災區,看望受難群眾,指導抗震工作。溫家寶總理于地震當晚即已趕赴災區,爬廢墟,下帳篷,問冷暖,憂安危,手執百姓之手,一次次流下痛惜、深情的眼淚。吳邦國委員長、賈慶林主席、中央政治局其他常委,或親臨前線慰問調度,或坐鎮後方保障供應。以人為本,立黨為公,人民利益高於一切……平日裏看似抽象的執政理念,危難之時從黨和國家領導人的一言一行中,人們看得真真切切……

  還記得,地震發生當日,中央政治局常委立即召開會議,緊急部署抗震救災。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迅即成立,恪盡職守及時調度,運籌帷幄從容指揮。軍隊火速大集結,鐵道公路快運輸,醫療分隊忙救人,救援隊伍攻廢墟,食品帳篷純凈水,通路通電加通訊,全國上下齊動員,抗震救災急急急……

  還記得,軍隊武警預備役,十萬大軍赴災區,將軍奮力衝在前,士兵冒死救鄉親,哪怕雨大霧又濃,直升機不顧安危超低飛行,不管下面是山是水是岩石,傘兵壯士呼呼呼呼躍出艙門!數十小時急行軍,腳上水泡加血泡,機器鐵锨帶手刨,十指鮮血何足惜!危難中只要見了橄欖綠,真個比親人還要親……


  還記得,震區傷員源源來,白衣天使救護急,加班加點不歇息,救死扶傷是天職,不管內科和外科,豈分中醫和西醫,暈倒帳篷皆為累,親人失散顧不得,院士教授小護士,皆是傷者最親人……

  還記得,一方有難八方援,人人爭當志願者,媒體記者衝在先,演藝明星掩面泣,廣東老闆當義工,唐山司機爭出力,成千“的哥”運傷者,只管拉人不要錢,城市街頭獻血車,隊伍排得不見邊,《愛的奉獻》一曲終,善款已過十五億,富者捐資以億計,民工拿出數十元,幼兒園裏小朋友,捐出自己壓歲錢……

  感人場景,實在太多,神州處處,愛心涌流。以至我們每一華夏兒女不禁感嘆,這半個月流的眼淚呀,真比一輩子流的還要多!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面對驟然而至的災難,交出的是這樣一份出色精彩而又感人至深的答卷,這樣的國家,這樣的民族,凝聚力能不強乎!

  這樣的國家,這樣的民族,自尊而又自豪地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難道不是必然的嗎? (作者為本報高級編輯 詹國樞)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