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會既是一場全球創意的盛會,也是文化交流的大舞臺。作為上海世博會唯一指定葡萄酒供應商,中糧長城把握機遇,圍繞“美酒生活、文化交流、全球共用”三個緯度展開世博文化交流活動,成為世界文化交流的一張“國家名片”。
“文化使者”
打造世界文化交流的“國家名片”
“長城葡萄酒是上海世博會無可替代的‘文化使者’,舉辦這樣的盛會,體現了長城的國際視野與國酒風範,為本次世博會增添了獨具魅力的文化氣息與浪漫色彩。”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副局長陳先進説。
2009年7月,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與中糧集團在上海簽署協議,長城葡萄酒成為上海世博會唯一指定葡萄酒。
長城人下定決心,既然牽手世博,就要做得漂亮。
世博開幕式上,黨和國家領導人與全球來賓共飲長城揭幕世博;在中國國家館日,長城桑幹酒莊釀製的赤霞珠幹紅和雷司令幹白再次亮相,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南非、瑞士等195個國家館日晚宴上,長城一次次代表國家款待世界,成為與世界文化交流的“國家名片”。
中糧酒業董事長曲喆説:“要實現精準行銷,首先要打好文化牌,一年的企業靠運氣、十年的企業靠經營、百年的企業靠文化。”因此,長城在突出民族特色的同時,積極與國際文化接軌。
“長城葡萄酒讓我認識到中國萬里長城之外的又一大瑰寶。”來自澳大利亞的網民科威爾在“乾杯!世博”活動的留言裏説。
“乾杯!世博!”是長城在全球範圍舉辦的大型網路互動活動,得到全球60個國家和地區70萬網民熱情參與。國際展覽局名譽主席、中國前駐法大使吳建民成為參與本次活動的第一人,他與上海世博會吉祥物“海寶”成功“乾杯”的圖片,堪稱本屆上海世博會的經典畫面。利用網站專題、部落格、微博等網路互動行銷組合推廣,超過500萬人次關注了該活動。
全産業鏈
品質安全讓生活更美好
“真沒想到,從一顆葡萄到一瓶美酒要經過這麼多環節。”9月19日,來自北京的張先生觀看完長城品牌的專題片後感慨地説。
對長城而言,9月19日是個特殊的日子,這天成為世博會歷史上首個以葡萄酒品牌命名的紀念日——“長城葡萄酒日”。就在這一天,長城葡萄酒被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OIV)正式授予“卓越貢獻獎”,成為全球獲此殊榮的唯一品牌。
收穫殊榮絕非偶然。為了確保葡萄酒的高品質,長城從葡萄的種植到採摘,葡萄酒的釀造到存儲運輸等各個環節都建立了嚴格的品質監控體系,全力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産業鏈條。
在種植階段,中糧酒業實現了統一技術、統一農資、統一植保,避免了葡萄品質與産量的不可控性;在原料階段,葡萄種植園內原料全部手工採摘,園藝師全程監控,以確保原料的品質安全;在直接關係葡萄酒品質的釀酒環節上,長城則全過程採用OIV制定的釀酒法規。
正是憑藉著過硬的品質,成就了長城的品質。上海世博會法國國家館館長朱裏奧 維克多品嘗了長城桑幹酒莊酒後盛讚:“透過酒香能品到葡萄所生長的那片200萬年泥河谷化石土壤的神奇風味,還有那太陽神眷顧的陽光。”
愛心傳遞
社會責任孕育的民族品牌
背靠特大型央企中糧集團,中糧酒業始終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倡導者和履行者。在抗震救災中,在扶危濟困中,在捐資助學中,都有著中糧酒業的身影。
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舉世震驚,中糧酒業向災區捐款捐物達4463萬元;今年4月,青海省玉樹縣發生7.1級地震,中糧酒業第一時間立刻通過紅十字會向災區捐贈1000萬元物資。
中糧酒業還積極組織多項公益活動,扶持殘疾人、兒童等社會弱勢群體的發展:與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發起“春蕾計劃”,為青少年慈善事業捐款;為資助國際SOS兒童村舉行慈善拍賣會。
堅持不懈的愛心傳遞為中糧酒業成就高度社會責任感的民族企業奠定了堅實基礎,也讓長城這個民族品牌更加令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