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采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要聞播報

世博中國政府總代助理:上海世博會成中國現代化里程碑

時間:2010-11-29 14:27   來源:人民網

世博會中國政府總代表助理徐波


  上海世博會在盛譽中謝幕,世博會的精神遺産成為社會各界熱議的話題。人民網聯合華東師大世博院院長林拓教授等專家與世博會中國政府總代表助理徐波先生展開探討。

  上海世博會是中國現代化歷程的里程碑

  精神遺産不僅關係到舉辦本屆世博會的國家戰略利益,也攸關上海世博會在國際展覽事業和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歷史地位。如果説加入WTO是中國與世界在經濟上接軌,那麼,舉辦世博會成為中國在文化上與國際社會的一次無縫對接。5年、10年、20年後,我們會發現本屆世博是中國現代化歷程的重要里程碑,也成為中國發展進步的思想發動機。縱觀世博史,偉大的世博會都有精神遺産,並在舉辦國和世界成為劃時代的事件。

  上海世博會是一次全民國際知識大普及運動

  我國已進入全球大國行列,但真正走出國門的人依然有限,每年出國人數僅佔全國人口的5%,遠不及韓國25%和以色列65%的水準。就廣大參觀者而言,世博會成為其生平一次偉大的地理大發現和一堂國際知識普及課和世界公民速成班。惟有發現世界才能認識世界,才能了解和欣賞文化多元。我們天天講要做負責任的大國,如果連世界都不了解,責任都不清楚,何談承擔大國重任?

  和諧世界從理論走向實踐

  本屆世博的成功還在於其營造的“祥和愉樂”氛圍,這是“和諧世界”理論的最好運用。我們通過參展方指導委員會圓滿解決6個月來方方面面的問題,其哲學思想就是“和諧世界”理論,是一種為追求公共目標所體現的大局意識。大局意識是一種包容,是一種無私精神和大國情懷,為的是謀求國際社會雙贏多贏。

  世博會如同一個地球村,組織者和參展者為尋求最高利益所形成的協商和妥協氛圍,為全球化條件下解決各種全球問題,實現全球共治提供了一次有益的嘗試。

  中國社會將更加開放和寬容

  蒙特利爾世博會是加拿大走向成熟國家的標誌。我們是否可以説,2010年上海世博會也促進了中國的成熟?環顧日韓近鄰辦博史,1970年大阪世博使日本擺脫二戰陰影、走向世界。1988年奧運和1993年世博會加速了韓國融入世界,並從低收入到中等收入,再到加入OECD富國俱樂部。汪道涵曾説“世博會是戰略的,要管60年”,這話究竟如何理解?作為本屆世博會精神遺産的《上海宣言》明確將人置於和諧城市的中心位置。可以相信,世博會期間參展方與組織者、參觀者之間的那種超越國界的大愛思想將使我們的世界更美好,人民生活更幸福,更有尊嚴。

編輯:徐維彬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