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最後一個多月時間裏,人民網聯合華東師範大學世博院啟動"上海世博精神遺産討論"活動,我們將選取部分參展國總代表或負責人的精彩對話內容呈現給讀者,讓我們共同思考世博會歷史上在中國的第一個181天,給世界、給世博會、給中國、乃至中國人帶來了什麼……

世博摩納哥政府總代表凱瑟琳 福特裏埃
摩納哥是城市生活幸福指數全球最高的國家之一。2010年上海世博會摩納哥館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展示,展現了其城市發展的經驗。人民網聯合華東師範大學世博研究院與摩納哥政府總代表凱瑟琳?福特裏埃展開討論。
全球城市時代,世博主題的挑戰亟需解決
有專家指出,上海世博會標誌全球城市時代的來臨。凱瑟琳?福特裏埃認為,上海世博會在某些方面已經改變了世博會的歷史。本屆世博主題的“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主題是世博會歷史上第一次以城市為主題,也是將所有國家匯聚到一起,探討未來城市可能的生活的第一次。
世博會結束後,包括舉辦地、展館、論壇等在內的世博元素,將成為“城市時代”的重要部分。上海世博會奠定了其在“城市時代”的里程碑地位。
面對機遇與挑戰,面對面的真實交流彌足珍貴
針對日趨複雜多元的城市挑戰與機遇,上海世博會面對面的真實溝通交流,彌足珍貴。福特裏埃女士認為,城市無論如何發展,人類都需面對面的交流。世博會構建了絕佳的全球文明交流平臺。例如,中摩兩國不同的亞洲與歐洲文化。通過世博會,人們可以領略不同的文化,這有助於更好的溝通和理解。而中國人民如此的友善、好學及樂於分享的美德,都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福特裏埃説,世博會為所有國家提供了交流平臺,但這個平臺不是政治或經濟的,而是關於人類,以此來分享理念、經驗,以及探討關於世博主題的項目。世博會結束以後,這些將有助於推進各國開展與城市相關的具體行動。
城市持續發展,更需傳統與現代文化的權衡
傳統文化與現代發展如何均衡發展,是廣泛引起關注的重要議題。福特裏埃女士認為,每個國家都希望發展,但是離開了傳統文化的發展是沒有意義的。我們很清楚,只有知道是從何處來的,才能在這條道路上不斷前進。
凱瑟琳?福特裏埃認為,中國文化十分注重平衡,這能夠激發人們不斷前進。對於摩納哥來説,儘管很難一下子完全領會,但會努力學習。她認為,“上海這座充滿活力、創造力的城市,在平衡傳統文化和現代發展方面做得很好。上海世博會將成為我們永久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