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最後一個多月時間裏,人民網聯合華東師範大學世博院啟動"上海世博精神遺産討論"活動,我們將選取部分參展國總代表或負責人的精彩對話內容呈現給讀者,讓我們共同思考世博會歷史上在中國的第一個181天,給世界、給世博會、給中國、乃至中國人帶來了什麼……

尼泊爾館館長薩哈
2010年上海世博會尼泊爾館以“加德滿都城的故事——尋找城市的靈魂;探索與思考”為主題,回顧加德滿都城的發展歷程,展現尼泊爾文明進程中的輝煌成就。就上海世博會的精神遺産等相關問題,人民網聯合華東師範大學世博研究院與世博尼泊爾館館長薩哈展開對話。他認為,上海世博會為中尼兩國民眾的交流提供了絕佳的平臺。
問:中尼友誼歷史悠久,被稱為“阿尼哥中心”的尼泊爾館本身就是最好的例證。您認為上海世博會對促進兩國關係進一步發展具有怎樣的意義?
薩哈:上海世博會是第一次由發展中國家舉辦的世博會。我們非常重視、積極參與,創下歷屆世博投資最大、展館規模最大等多項記錄。在此基礎上,尼泊爾在多個方面積極突顯與中國的歷史情誼。
在本次世博會尼泊爾館造型方面,“阿尼哥中心”的名稱來自於著名建築家阿尼哥。13世紀,阿尼哥將新藝術風格從尼泊爾帶到中國,他的傑作,如北京白塔等,已成為城市的標誌。阿尼哥將中尼關係帶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也是“阿尼哥中心”名稱的由來和尼泊爾如此強調這種建築風格的原因。
在展館主題方面,“加德滿都城的故事”是對“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主題的回應,尼泊爾館嘗試通過講述如下的故事,來吸引參觀者: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城被認為在約2000年前,由來自中國的文珠菩薩建立。據説,文珠菩薩經過此地,為這裡帶來了光和水,這座城市由此逐步建立。
中國將成為世界經濟強國,作為中國的近鄰,我們很希望與中國建立更加緊密的經濟聯繫,這次世博會就為中尼之間關係的推進提供了平臺,將産生深遠影響。
問:尼泊爾館做工精美,耗時三年,由工匠手工打造出“民居圍繞佛塔”的獨特造型。請問尼泊爾館為何如此重視對民居的刻畫?傳達出怎樣的理念?
薩哈:在當今網路時代,彼此對話變得越來越重要。人們在幾秒鐘內就知道外面的世界的變化,尼泊爾人民同樣受益於此,我們希望通過參加世博,告訴世界尼泊爾所發生的變化。
我們帶來獨一無二的景觀,展示加德滿都不同特色的住房,這是成百上千相似房屋的縮影。在尼泊爾,不同地區、不同關係、不同語言的人們就像這樣住在一起。尼泊爾館內展示的10種住房,意味著10個不同的家庭,家庭間相互了解,也理解鄰居們的悲傷和各自生活中發生了什麼。我想,如果人們相互理解,生活也會變得更好、更快樂。如果人們居住在一起感到很開心,那麼他們的社會和城市也將變得更好。
問:上海世博即將落幕,您最想對上海、對中國公眾説些什麼?
薩哈:中國在世界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她應當給世界帶來更先進的技術,帶動更強勁的經濟發展,因為世界對中國寄予越來越高的期望。上海世博會證明了中國與中國人民的巨大實力。作為中國的鄰國,尼泊爾希望同中國展開更多合作和交流,兩國人民可以更頻繁的相互接觸、傾聽意願、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