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11月6日電 (記者 沈文敏)在接待7300余萬名遊客,奉上184天“成功、精彩、難忘”的世博盛會之後,世博組織者和參展方又在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園區緊張、有序地投入到了“後世博”的工作中。
當200余個場館的資産處置和撤展拆館工作緊鑼密鼓進行之時,拍賣作為最公正、高效地資産處置方式得到了越來越多參展方的肯定。眾多自建館、租賃館紛紛就場館資産處置與滬上一些拍賣企業聯繫洽談。
記者今天從上海拍賣行獲悉,羅馬尼亞館、阿爾及利亞館、哈薩克館、尼泊爾館、捷克館、遠大館、人保館、香港案例館、北京國奧村案例館等參展方已就資産處置事宜與上海拍賣行進行了深入商討。上海企業聯合館已授權上海拍賣行通過拍賣方式處置該館全部資産。
為此,記者採訪了不久前成功發起運作首屆世博護照拍賣的中國拍賣行業副會長、上海拍賣行總經理林一平。他表示,世博場館資産拍賣是拍賣企業發揮專業運作能力、體現“拍賣”獨特價值的一次契機。上海拍賣行已經抽調精兵強將,全力以赴地為世博各場館方提供專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