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最後的寶貴時光,人民網與華東師範大學世博院聯合啟動"上海世博精神遺産討論"活動,我們將選取部分參展國總代表或負責人的精彩對話內容呈現給讀者,讓我們共同思考世博會歷史上在中國的第一個181天,給世界、給世博會、給中國、乃至中國人帶來了什麼……
世博英國館總監麥克馬諾斯
訪談回放
大山:上海世博會的最大遺産是非物質的
庫馬勒:世博會幫南非在中國建立了人脈
貝楠:每個國家都可以在上海世博會看到機遇
英國是世博會的發源地,上海世博會上的英國館以極具想像力的“種子聖殿”傳達“傳承經典,鑄就未來”的理念。我們專訪了世博英國館總監麥克馬諾斯。他這樣譯釋英國館:英國城市所重視的公園等綠色空間的建設,是創造更美好城市、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重要因素。
問:159年前,英國以氣勢恢弘的水晶宮作為第一屆世博會主展館。如今,英國館以小巧迷人的“種子聖殿”參展上海世博,這是一種怎樣的轉變?“種子聖殿”希望傳達怎樣的理念?我們又應該如何理解英國館“傳承經典,鑄就未來”的主題?
麥克馬諾思:與1851年倫敦世博會的水晶宮一樣,上海世博會英國館也廣受讚譽,它是個偉大的工程,融合了傑出的創新設計。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一個國家既要尊重並以他的傳統為榮,也必須擁有開闊的思想、不斷創新。水晶宮和“種子聖殿”都體現了這一點。如果你希望居民有更好的生活、世界變得更美好,就不能停滯不前。在傳承經典的同時,還要面對機遇中的挑戰,並探尋新的解決方式。英國若要保持影響力,必須在不斷發揮製造業優勢的同時,在金融服務業、創新産業等新領域充分挖掘多樣化的人才。
問:有專家説,上海世博會標誌著我們已進入全新的全球城市時代。在這樣的背景下,您或英國館有怎樣的思考?您認為上海世博會應發揮怎樣的作用?
麥克馬諾思:最近幾十年,全球城市快速發展,然而,城市的快速發展,並不總是伴隨著居民生活品質的提高。在城市裏生活固然會有很多好處,但是很多英國人卻夢想著搬到鄉村。上海世博會為世界各地的人們提供了交流的平臺,在這裡,人們不僅可以學會如何提高城市生活品質,如何從錯誤中吸取教訓,還可以分享最佳實踐經驗。上海世博會的主題非常契合當今全球現狀,它緊密相連了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以及低碳增長等全球挑戰。英國嘗試從盡可能寬泛的視角來闡釋世博的主題,因為一座成功的城市並不僅僅取決於其經濟水準,而更應有寬容精神與社群文化。
問:在世博的最後階段,你最想對上海、對中國公眾説什麼?
麥克馬諾思:前兩年我曾來過上海,整座城市充滿了活力,每次給人的感覺都不同,舉辦世博會對上海具有巨大影響。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上海就已經開始了迅速的變化,世博會之後這些變化還將繼續。這種變化不僅是地鐵等基礎設施的快速建設,更是生活中從咖啡館到現代藝術等等每個細節的改變。
由我來給中國公眾建議也許並不合適。但是,我們認為,英國極其重視了公園和綠色空間的建設,這對創造更美好的城市與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一點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