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5月5日電(記者姚玉潔 王蔚田野)在上海世博會最佳實踐區巴塞羅那案例館,處處都是視頻映像組成的“雙面鏡”——左手,是巴塞羅那老城區;右手,是巴塞羅那新城區。這一“雙面鏡”的設計,體現了新老城區的和諧共生,也提醒人們既要著眼未來,又不能忘記過去。
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最佳實踐區,處處可以見到這樣的“雙城故事”。“舊城”的生活形態、建築遺跡、歷史遺存,如何融入現代化的生活?“舊城”的保護髮展,如何與工業化、後工業化的“新城”攜手共進?
“巴塞羅那提供了一個新城區擴張與老城區復興相互映襯、共同發展的典範,” 巴塞羅那館工作人員葉臻臻説。
老城區一直是巴塞羅那政治活動的中心,中心地段有很多哥特式建築。在舊城保護和利用過程中,這些古老的建築或者被嚴格保留原樣,或者適當添建與改建,成為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圖書館、酒吧。老城區舊有格局和富有特色的建築街區被原汁原味保留。
實現古城保護與現代城市建設和諧統一的還有蘇州。粉墻黛瓦、青石板路、小橋流水,“雙棋盤”格局的路網和水網……在蘇州案例館,遊客可以見到蘇州古城2500年曆史的詩意沉澱。在城市現代化的過程中,蘇州跳出老城區,全新規劃了一個新的現代化城區,使得梁思成當年在北京城改造時未能實現的設想,在蘇州成真。經濟發展的快節奏與千年古城的慢生活,在這裡水乳相融、交相輝映……
“蘇州案例館的主題是歷史遺産的保護和應用。蘇州用實踐證明,老城發展與新城發展可以共贏,而且歷史遺産恰恰變成了蘇州的競爭力所在,”城市最佳實踐區總規劃師唐子來説。
在現代化過程中一度陷入衰頹的“舊城”,還可以因為一個藝術家、一個博物館、一個靈光乍現的創意而走向重生。1991年,為城市復興大計,西班牙畢爾巴鄂市政府決定興建一家現代藝術博物館來發展旅遊業,並邀請美國建築大師弗蘭克 蓋裏設計了古根海姆博物館。博物館建成後,在“古根海姆效應”下,畢爾巴鄂成功地從工業型經濟轉型到創造型經濟,成為生態化、可持續發展的都市。這就是畢爾巴鄂案例館給參觀者的啟示。
事實上,世博園最佳實踐區的規劃和建設,其本身就是一個“最佳實踐案例”。園區最醒目的標誌性建築,就是一個高達165米的煙囪改造成的巨型“溫度計”,隨天氣變化向遊客實時顯示氣溫。
“在工業化時代,煙囪是生産力的標誌,是時尚的代表。今天,煙囪卻成了‘碳排放’的一個象徵,現代化城市需要捨棄的一個元素,”上海世博局城市最佳實踐區部副部長俞力説。
1897年,上海南市電廠點亮了30盞電燈,開啟“夜上海,你是個不夜城”的時代。108年後,南市電廠所在地被確定為上海世博會浦西場館選址。周邊廠房也在設計師的匠心下改造成了姿態各異的展館。一個煙囪的前世今生、一片廠區的廢物利用,寓意著一座城市的昇華,一個“舊城”到新城的接力。
一句話,新城建設不是舊城的簡單消滅。這一理念或許會通過上海世博會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