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爽的外觀
健康的城市一定擁有清爽的外觀,而最直接影響城市外觀的便是垃圾。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不斷加快,每天産生難以計數的垃圾該如何處理?臺北在世博最佳實踐區介紹了“垃圾減量、回收、再利用”的成功經驗。
臺北案例館媒體負責人陳羽珊介紹説,臺北市首先倡導市民減少垃圾。從1996年開始,臺北實行“垃圾不落地”政策,不允許市民隨便倒垃圾,只有專運車來到社區時才可以倒垃圾。2000年,臺北市推出垃圾處理費“隨袋徵收”辦法,只有廚余垃圾和可回收的家庭垃圾經過分類後可以免費送交清潔工處理,其餘垃圾扔得越多收費越高。為鼓勵垃圾回收,臺北市又將垃圾處理與水費掛鉤,有機垃圾扔得越多,污染也越大,水費亦隨之增加。
這三項政策推廣以來,臺北市的垃圾總量銳減三分之二,資源回收率從最初的2.5%上升至40%。
臺北市垃圾處理措施行之有效,不僅依靠政策制定與執行層面的主導力,還得益於大眾的責任感。環境改善後,城市的生活才能更美好,而這一過程與城市中居住的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因此,只有個人意識到自己對城市環境的責任,積極參與環境治理,城市才會呈現出更和諧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