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築規劃專家談世博啟示
用可持續發展理念解決城市病
上海世博會已經落下帷幕,但是在未來城市發展中,如何讓世博會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成為現實,仍然需要各界達成共識,共同努力。本報採訪了多位建築規劃領域專家,汲取他們在世博會中所收穫的啟示。
城市遺産保護拒絕功利
阮儀三是城市規劃領域的專家,也是城市遺産保護的推動者。多次參觀世博會的阮儀三認為,城市病的産生,促使各個城市採用多種對策,將城市中不美好的因素儘量減少,因此世博會中的很多展館都展示了低碳、生態、節約資源這方面的內容。在阮儀三的印象中,德國館外立面的可再生、可降解材料,西班牙館、印度館的竹制建築,英國館所展示的生物多樣性理念都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體現。
阮儀三也認為,城市最佳實踐區是本次世博會的最大亮點,許多城市採用了科技、政策等手段來解決所面對的城市問題,而實踐區中展示的就是這些城市的成功實踐。
這十多年來,阮儀三所從事的主要工作是城市遺産保護。在世博之前,他就提出上海應該利用這一契機,將石庫門作為城市形象的載體,加以進一步保護。而在世博之後,阮儀三強調説,上海乃至全中國的城市,更應該吸取世博經驗,在城市遺産保護中拒絕功利。
綠色建築已成大勢所趨
作為城市建築領域的專家,上海市建築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徐強曾多次參觀世博會。在他眼中,當今的世博會,其最重要的作用已經轉變為展示發展方向,而非展示先進技術。這次以城市為主題的上海世博會,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從多個角度詮釋了 “可持續發展”這個理念——既要實現城市的發展,同時也要保護環境。各個場館,不管是國家館、企業館還是城市最佳實踐區內的案例,都從不同方面對這一理念進行了詮釋。
徐強用他所從事的建築業舉例説,“現在大家已經認同建築應該是綠色的,所以究竟是按照漢堡被動屋、倫敦零碳館還是上海生態家的模式,已經顯得不很重要了。因為建築是和需求、環境密切相關的個性化産品,不能簡單地複製、照搬。 ”
在世博會主題館的屋頂上,安裝有國內最大的單體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徐強説,類似太陽能光伏發電這樣的綠色技術雖然相對較為成熟,但在我國運用還比較少,而這次太陽能光伏發電、新能源車、江水源熱泵等多項綠色技術在世博園的大範圍運用,使得人們對這些綠色技術更有信心,對於它們未來的推廣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莊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