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采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世博時評

人民日報:中國紅閃耀世博 中華智慧感動世界

時間:2010-10-15 10:4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本報記者 曹玲娟 包蹇 王有佳

  兩個紅彤彤的日子,將在10月1日合二為一——共和國61歲生日與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日。這一天,“中國紅”將漫卷世博園。

  幾乎每位到訪上海世博會的中外觀眾,都把參觀中國館(網上中國館)作為第一選擇。

  每天早上,總有一幕感人情景重復上演。9點開園後,早晨6點就開始排隊的觀眾,從園區各個入口涌進,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向共同的目標——中國館狂奔而來。

  中國元素、中國特色、中國氣派……上海世博會開幕以後,世博會中國國家館和省區市聯合館累計吸引了2000多萬人次參觀。“我最喜愛的世博場館評選”活動啟動兩周,共收到選票40多萬張,中國館、沙特館(網上沙特館)、德國館(網上德國館)名列前茅。

  中國館——這座名為“東方之冠”、69米高的紅色鬥拱,何以如此受人青睞?

  “五個一”艱難出爐

  中國館主題演繹故事

  遍地海派建築的上海,終於有了中國風格的地標——“東方之冠”,堪與“東方明珠”交相輝映。事實上,中國館更大的意義在於其內部展示。

  上海圖書館世博資訊中心館員吳敏研究世博歷史多年。她説:“獨立的、作為展廳的國家館,是上世紀中後期出現的。近年來,國家館著意展示國家實力和文化特色,建築風格不斷推陳出新,甚至國家館本身也成為巨大的展品。”

  1982年,美國諾克斯維爾世博會的主題是“能源——世界的原動力”。新中國第一次推出的中國館,除了工藝美術品,也展示了太陽能熱水器、沼氣爐等新能源技術。此後,中國開始學習如何結合世博主題表達自己:1986年加拿大溫哥華世博會,中國館首次應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1988年澳大利亞布裏斯班世博會,中國既有古典牌樓,也有360度環幕電影;1992年熱那亞世博會主題是“船舶與海洋”,中國由古及今洋洋灑灑演繹航太科技,才參加5屆世博會的新中國,站上世博會最高領獎臺……

  中國館這次將向世界展示什麼?繼續展示古老中國,展示農業、手工業精品,還是讓世界了解當今真實、嶄新的中國?

  傳統文明已經不再是絕對主角,歷史、現實、未來各佔1/3,演繹同一個主題——“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生動演繹了“和而不同”、“師法自然”,給人深深啟迪。

  鮮為人知的是,中國館的主題演繹,經歷了艱辛漫長的梳理過程。

  “演繹方案經過四次大變動,每一次都推倒重來,整個團隊完全換掉,從2005年一直調整到2008年,才算基本確定。”上海世博局研究中心主任、世博局主題演繹部部長季路德回憶:“要把中國館做好,是篇非常大的文章!”

  2005年,中國館展示方案初次向社會公開徵集,結果不甚理想,全部作廢。季路德介紹,“2006年的主線是‘千年之都’、‘絲綢之路’、‘世紀之初’、‘未來中國’,一條城市發展史,2006年末又全推翻了。”

  2006年底,“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主題浮出水面。2007年12月,世博局又一次向國內外公開徵集“中國國家館展示設計概念方案”。2008年對入圍的10個方案篩選、融合、深化,形成初步方案,當年12月23日終獲中國館籌備領導小組通過。中國館館長徐滬濱介紹,中國館主題可用16個字演繹:“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和而不同,師法自然”。

  2009年1月中旬,中國國家館的展示深化設計確定由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潘公凱牽頭。最終,中國館展示被概括為“五個一”,用徐滬濱的話來説,就是“一部影片、一幅畫卷、一片綠色、一次騎乘探秘、一場低碳體驗”。

  兩個關鍵詞:“和”與“人”

  中華智慧讓世界眼前一亮

  在中國館,動態投影版的《清明上河圖》成為最大亮點。

  “2008年入圍的10個方案,幾乎一半都有《清明上河圖》,這是共識。”季路德回憶道。負責多媒體《清明上河圖》項目的,是中國館展示設計總監、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黃建成,他將這面匯總大千世界的墻壁,設計得宛如折疊過的紙,喻示著中國城市歷史長河的一波三折。其間最鮮活、最突出的,是“人”。而其中蘊藏的中國傳統哲學與古代城市化智慧,至今依然有借鑒價值。

編輯:楊永青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