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世博開園已有100天。從試運營到正式開園,從學生放假再到炎熱的8月,世博會已經走了超過一半的路程。無論你是否親身來參加過世博,還是對世博會的印象主要來自新聞,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對于世博會不同的印象。
在世博會正式開園以來第100天到來之際,騰訊世博整理了有關世博會的“十大關鍵詞”,以此來回顧之前的100天。其中,有不少都是一談起世博,就會第一時刻反應到的詞匯,也有一些是要在細細品味之後,對本屆世博會的一些特點的歸納。不知道這“十大關鍵詞”中,哪些也是你心目中的世博關鍵詞呢?

開園首日,短短幾分鐘內,預約機前便排起了長龍
關鍵詞之一:排隊
“沙特館(網上沙特館),排隊5小時”、“德國館(網上德國館),排隊3小時”、“大部分歐洲場館,排隊2小時”、“請遊客合理規劃參觀時間”……去過世博園的你,想必對廣播里傳來這樣的聲音不會感到陌生。誰叫咱中國人多呢?即使是3.28平方公里的史上最大世博園區,也免不了將大部分的世博時間,耗費在排隊上面。只要看看一些展館前層層疊疊的圍欄,你就能想象排隊之長了。而隨著夏天的來臨,排隊除了是時間上的考驗,更是一種毅力的考驗。
為了讓遊客排隊的時候不要那麼煩悶,世博局與各個展館的組織者,都想方設法地減輕遊客排隊的“負擔”。無論是豎起的遮陽傘、噴霧設施,還是派發的小扇子和飲水,都是炎炎夏日送上的一份清涼。
不少要派長隊的展館方則用各種表演的方式,給遊客送上驚喜。例如在主題館(網上主題館)前翩翩起舞的“小白菜”、澳大利亞館(網上澳大利亞館)前滑稽的“袋鼠先生”、德國柏林雜技學院的“機器人”、加拿大館(網上加拿大館)前的“小醜”、中國館的“足球先生”,都給遊客們在漫長的排隊之旅上增添了一絲甜蜜和驚喜。
關鍵詞之二:預約
預約,是世博會的一門重要學問。掌握了這門學問,可以在最短的時間里,看到想看的熱門展館。每天早晨一開園,人群便向展區中的預約機那邊涌去,奔跑的人群成了世博會的一大景觀。5月中旬,為了平衡園區內“浦東熱、浦西冷”、“國家館熱、城市最佳實踐區冷”的局面,世博局官方推出了“浦東浦西聯動參觀方案”,集齊了城市最佳實踐區的印章,就可以獲得中國館或是沙特館的預約券。
此外,遊客只要集滿巴塞羅那、馬德里、畢爾巴鄂三個城市案例館的“館章”,即可直接從西班牙國家館貴賓通道直接入館參觀,無需排長隊等候。德國在城市最佳實踐區有不來梅、漢堡、杜塞爾多夫、弗賴堡案例館等多個展館,每天這些案例館發放限定數額的電子卡,遊客遊一個館刷一次卡,刷滿卡後遊德國館也可以通過VIP通道進入。
由于預約券實在搶手,近日,中國館正式試行啟用電子預約券,以縮短拿到預約券後的排隊時間,並打擊渾水摸魚者。中國國家館前開放了8條檢票通道,遊客手持電子預約券只需一兩秒鐘即可刷券通過。電子版中國館預約券的分3種顏色,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入館時間段:藍色代表上午,綠色代表下午,紅色代表晚上。
關鍵詞之三:世博護照/蓋章
毫無疑問,世博護照是本屆世博會的最熱門產品。各個展館的印章設計各具特色、創意獨特,收集在一本裝幀得維妙維肖的“護照”上,就好像真的去了那個國家旅遊了一樣。難怪“蓋章一組”們趨之若鶩,一本蓋滿章的世博護照,市場價居然被炒到了5000元!
其實,對世博護照的熱愛算得上是有“歷史淵源”的。早在1967年的蒙特利爾世博會上,就有了世博護照,也就是在那屆世博會上,收集世博各個展館的印戳,成為遊客們最熱衷的活動之一。不少遊客寧願排隊,只求收集一個不同的印戳。
見遊客們對蓋章如此熱愛,部分展館紛紛用各種推陳出新的印戳來吸引參觀者的腳步。例如,國際信息發展網館就推出了銅牛章、章魚章、邁克爾-傑克遜紀念章,西班牙館則借新晉世界杯冠軍的東風推出了“冠軍章”,深受人們的喜愛。
不過,也有一些展館對此抱有不同的態度,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遊客光顧著要蓋章,而忽略了看展館的精彩內容。城市最佳實踐區的本地治理案例館就一度“雪藏”了蓋章,想以此讓遊客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展品上。此外,世博的前方報道員有一次就看到太平洋聯合館內,一些遊客們在各個太平洋島國的展廳,只是急著要求蓋章,腳步不曾在任何展品前面停留過,更不用說細細觀摩品味了。其實,館方這樣的心情可以理解,他們在參展內容上投入的精力和心血,卻被匆匆忽略過,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