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采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臺灣館

震旦館講述“玉之德” “玉神人”歡迎賓客

時間:2010-06-30 13:24   來源:新聞晚報

  胡廷楣 洪菁耘

  震旦館:玉之德

  世博會震旦館將會展示美玉,便知道它展覽的不僅是玉。因為館方絕非一般的藏家。 10年前,震旦集團董事長陳永泰先生進入我們的視野,是因為一組連續的新聞報道。上海《新聞晚報》曾經派出記者數次從上海去山西,詳細報道了山西省資壽寺18羅漢頭像被盜,又由陳永泰先生重金購回,最後由工藝精湛的藝人將其修復的全過程。 10年前的壯舉,已經載入史冊。我們親手編輯的1999年度上海新聞影集中,有數張照片記錄了考古工作者當年在海關迎接18羅漢歸來的場景。

  震旦集團對玉文化情有獨鍾並非偶然。

  40多年來,震旦集團致力於保護和典藏中華文物,並支援兩岸古器物學的研究、教育和推廣,設于臺北和上海兩地的震旦博物館是全世界收藏中國古玉器最多的私人博物館之一。

  向外界披露參展消息時,他們還介紹了自己的初衷。震旦集團表示,玉器是中國獨特的自然材料和生活器物,是世界上唯一綿延六千年的器物文化,記錄著中華民族生活風格變遷,中華玉器工藝就是一部文化縮影。

  從中華文化的角度對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切入思考,六千年的中華玉文化蘊含著中國人獨特的,思想、生活、器物三位一體的有機文化系統。震旦館的展館形態和主題是希望傳達城市發展中重要的人文基因,表達城市是人創造的,有生産者和消費者,玉器恰如城市,也是人創造的,有治玉者和用玉者。通過向全世界展示中華玉文化與城市生活的美好關係,可以進一步發展玉文化的形紋創新應用,讓古典文飾與現代生活結合,提升現代文化生活品質,並帶動兩岸的文化創意産業,表達企業對社會的文化責任,以及企業對城市的生活夢想。

  陳老先生今年已經73歲,此番在世博會建館和當年重金購回佛頭,送回原寺的義舉,是同一個源頭,那就是保護和傳承屬於中國的文化。

  震旦館的創意靈感來源於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孔子,以玉之德為主題,將“仁、義、禮、智、信”五德,亦即現代社會“仁愛、義行、禮貌、智慧、信譽”為展覽之綱。

  當卡爾吉特的年輕人接到為展館設計的任務時,迫切需要認識玉,了解美玉背後的很多故事。他們曾經為此“補課”前後三個月。去過博物館,請專家講課,他們還參觀了上海玉石雕刻廠。他們見到了陳永泰先生的“心頭之愛”,6,500年前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小玉神人,感到非常不可思議。他們説:“非常可愛。非常愛它。 ”

  “他在看著數千年之後的我們,眼睛裏面有著憂鬱。 ”

  他們就在電腦上做了一個會跳舞的小神人,讓他快樂起來。

  年輕人發現“玉文化”的珍貴,還因為一個漢字“潤”,在英語中無論如何都做不到準確地翻譯。而只要用眼睛看,以用手指感覺,就知道“溫潤如玉”是最貼切不過了。

  邢福麟為母親買了一個玉鐲。他的手指上,開始有了一枚淺綠色的玉石戒指。不時吻它一下。他特地換了一本帶有古風的白色線裝草稿本,專門記錄關於震旦館的構思。

  這個設計團隊最後都成為 “愛玉之人”,不少人就此有了生平第一件玉器。只是他們每個人喜歡的玉不同,有人喜歡翡翠,有人喜歡和田,還有人喜歡墨玉。

  這個展館的參觀線路,最後也被稱為“愛玉人的旅途”。

 

編輯:楊永青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