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世博記者 楊潔

昨天,石油館(網上石油館)的安保人員身著制服在館前留影。 早報世博記者 張棟 圖
既要確保展館的運營安全,同時也為遊客提供便民服務。在上海世博會石油館裏,不僅有美麗的“油花”,還有讓遊客難忘的“禮儀先生”——安保人員。
石油館的安保人員共有60人,其中有人參與過北京奧運會奧林匹克公園的安保工作,有人參與過國慶60週年天安門區域的安保工作,還有人曾參與中外國家領導人的保衛。作為世博會石油館的安保人員,他們同樣感到光榮,又倍感不易。
制定文明用語13條
60名安保人員中,40人來自陜西長慶油田公安局,10人來自遼寧撫順石化公司的內保,另外10人來自中石油集團公司總部機關經警大隊。昨天,記者在石油館看到,他們統一穿著藍白條紋T恤、深色西褲和皮鞋,精神飽滿。
來自遼寧撫順石化公司的李明春是安保部的負責人之一,他告訴記者,60人上崗前都經過培訓,工作時要面帶微笑,不能大聲説話,“我們這裡絕大多數都是北方人,習慣了大嗓門,但如今面對的是五湖四海的遊客,我們都非常注意音量。”
“您好,由於觀展觀眾眾多,為保障22時30分能夠順利閉館,我們已經停止排隊,請諒解。”
“您好,請不要坐在欄杆上。”
“您好,現在等候時間可能超過三小時,請合理安排觀展。”
關於觀展、上廁所、排隊等可能遇到的問題,安保人員制定了13條文明用語。李明春説:“我們在外國遊客面前代表中國,除了安保,我們還要做彬彬有禮的禮儀先生。”
奧運到世博 換位思考
在安保隊員眼裏,世博安保和奧運安保有很大不同,“奧運安保最主要是確保安全,而世博安保還要提供服務。世博會遊客多,會期長,隱含的矛盾和衝突可能更多。”安保團隊首先要實現定位的轉變。
王強原來是陜西長慶油田公安局的刑警,作風淩厲是他對自己的評價,而現在“變化老大了”。王強説:“以前都是跟違法犯罪分子交鋒,現在面對遊客,他們是我們服務的對象。”王強每天會跟遊客聊天,推薦他們看哪些場館,天熱的日子還會幫助排隊的遊客買飲料。
作為浦西最熱門的場館之一,石油館的排隊時間經常長達四五個小時。或許是因為長時間排隊的煩躁,有人會無緣無故地責備安保人員;有人在閉館時試圖“強進”場館。中石化上海高橋分公司的“油花”毛予就説:“我們禮賓小姐絕大多數是在室內工作,他們安保人員很多時候在室外,頂著高溫直面紛爭,休息時間也比我們少,真不容易。”
各種突發情況都有預案
對於安保的本職工作,他們更是一絲不茍。突發醫療衛生事件、消防應急處置、人員擁擠踩踏事件、設備故障應對方法……針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石油館安保部都制定了應急預案,從處置方法到人員保障、從指揮調度到資訊通信都有專人保障。“安全保衛是我們最重要的、不容忽視的任務。”安保隊員制定了24小時值班制度。
李明春説,隊員們每天最快樂的時間是上午9點到9點30分,因為看到石油館門口迅速地排起了長隊,“有那麼多觀眾喜歡我們石油館,讓我們很有榮譽感。”每天最幸福的時間是下班以後坐上班車,拋棄一天的煩擾,在車上就可以呼呼大睡。
他們感恩,“到世博來,再苦再累都是一種幸運”;他們充實,每天保障世博,看太陽東升西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