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采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企業參展

石油館播放幽默大片 娛樂精神傳播科普知識

時間:2010-06-23 14:11   來源:新民晚報

  如果沒有石油,世界會是怎樣?在上海世博會石油館充滿震撼、刺激和幽默的4D影片中,觀眾看到:頃刻之間,人們的住房四壁沒有了顏色,房間內電視機不翼而飛,天然氣停止了供應;賓士的汽車變成鐵殼“趴”在路上,輪胎也不見了蹤影;國際會議的現場,先生女士們被“脫”去了外衣尷尬地面對媒體,急按快門的攝影師突然發現照相機已無法工作……短短幾十秒的鏡頭趣味十足,人們在哈哈大笑中領悟到:我們的生活已離不開石油。

  “對於很多觀眾來説,石油行業還很陌生,”上海世博會石油館館長劉俊傑告訴記者,正因為此,石油館在布展時定下了“用娛樂精神傳遞科普知識”的思路。

  衣食住行樣樣含油

  步入石油館,觀眾首先被引入5個場景,了解人們的日常衣食住行與石油的密切關係,感受石油是怎麼“無所不在,成就精彩生活”的。令人驚訝的是各場景中標示的數字。“人的一生穿衣平均會消耗290千克的石油”、“吃掉551千克的石油”、“一生居住環境平均消耗3790千克石油”、“出行要消耗3838千克的石油”……這些精準的數字勝過千言萬語,讓每位參觀者對石油留下了深刻印象。

  電影再現勘探艱辛

  如何再現枯燥的石油形成和勘探過程?借助4D電影,石油館收穫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電影中,一個火球在地面爆炸,衝擊波將恐龍掀飛,隨後地動山搖,海底生物被掩埋,石油開始生成……來到距今幾十億年前的遠古時代,海洋裏的無脊椎動物悠然從你頭頂遊過,海洋霸王鯊魚張開血盆大口。沙漠下儲存著豐富的石油,石油工作者在惡劣環境下勘探找油,突然間響尾蛇飛速地向你逼來,一下躥到眼前。你正要尖叫,它突然掉頭,扎進沙裏,緊接著,大腿下面傳來一陣起伏,好似響尾蛇正從腿下蜿蜒而過,身上不禁一陣寒顫。“沒想到,石油是這樣形成的,勘探、開發更是如此艱辛,”呂阿姨看完電影仍回味無窮,表示以後要少坐汽車多走路,以實際行動節約石油。

  “石油在地底下原來是這樣啊!”離開電影院,不少觀眾對尾展部分展出的我國各大油田的岩心和油樣充滿興趣。“在人們想像中,石油存在於地下的‘油海’或‘油河’中,實際上石油是滲透在這樣的岩石孔隙裏的。”隨著講解員的解説,記者摸一摸眼前的岩石——真的滿手是油! 本報記者 薛慧卿

編輯:楊永青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