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遊客排隊等候體驗地震屋
用“有機粗糧”形容遠大館應該是貼切的,外表並不華麗,其實營養豐富。開館前三天,入館遊客累計人數2萬人次,不僅受到專家技術方面的稱讚,也得到遊客展程安排的認可。記者今天入館體驗了一次奇跡之旅。
面向遠大館,排成一個豎排的7個科學家銅雕吸引了遊客的眼球,伽利略、阿基米德、張衡……原來,這些都是遠大理念的源頭。張衡發明地震儀,讓人們有了預知災難的能力,遠大建造9度抗震的可建,讓我們有了保護生命的能力。細看每一個雕塑後的文字,都耐人尋味。
銅雕對面灰色的地震體驗屋,在進入展館之前,記者進去感受了一次7.1級的玉樹地震。開始是輕輕搖晃,隨後劇烈震動。即使抓著特別設置的把手,依然把握不住重心。一位遊客説“這樣的設置很有意義,讓沒有經歷過的人感受一次,有一個這樣的體會,可以增加逃生的心理素質,也可以宣傳建築抗震的好處”。
地震屋的下一站是進入遠大館。24小時搭建6層樓,具有9度抗震功能,集展覽、餐飲、辦公于一體,能想像這樣的奇跡是怎麼續寫的嗎?貼心的三排椅子,讓遊客坐著觀看就能知道答案。
穿過建築抗震科技廳和建築健康科技廳,“歡迎手摸”的提示牌映入記者眼簾。冰雪體驗屋人性化的倡議使遊客樂此不疲的去觸摸不同層數的玻璃,感受過後紛紛表示“這個三層玻還是沒有單層玻冷啊,原來節能這麼簡單”。
一路感受環保節能的理念,漫步在展示遠大十大發明的科技長廊,一條深邃的、寫著“尋找你的方向”通道引領我進入一個科技展廳。世博園區最大的投影屏、根據哥本哈根氣候會議等比例打造的4D地球、傳統幻燈呈現出的人類的衣食住行……一場科技盛會旨在告訴我們:低碳、環保、節能是遠大館的宗旨,是70億人未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