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重大會展活動都是汽車廠商展示自身形象和技術的好機會,北京奧運會促成了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首次集體亮相,上海世博會有望繼續強化這一趨勢。8日在上海舉行的世界客車聯盟亞洲展覽會上,參展的各家客車廠商都將新能源車樣品放在顯著位置,以期能夠搭上世博會採購的快車。
世博、財政補貼雙重機遇
根據上海市方面此前發佈的消息,到2010年世博會前上海計劃更新公交車4000輛,其中國Ⅲ排放和環保公交車輛達50%以上。世博會園區內運營車輛的採購將以新能源客車為主打,並面向全國招標。上海公交行業協會的技術專家馬公拓8日也表示,為迎接世博,上海公交目前正在不斷加強對新能源公交車的開發應用,至今已投入使用的有CNG壓縮天然氣公交車,11路超級電容公交車,825路604路混合動力公交車,二甲醚公交車等。這些新能源車輛的投入營運僅僅是邁開了公交車輛多元化的第一步,未來還有改進和提高的空間。
除了世博會的採購機遇,政府的強力補貼政策也是激發客車廠商大打“新能源”牌的一個重要原因。據財政部、科技部等四部委此前在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試點工作會議上作出的部署,在北京、上海等13個試點城市,購買新能源汽車將獲得財政補貼。而長度10米以上的城市公交客車正是此次補貼的重點,其中混合動力客車最高每輛補貼42萬元,純電動和燃料電池客車最高每輛分別補貼50萬元和60萬元。
新能源客車成本降低有賴於市場需求進一步擴大
在上述正面因素的示範效應下,8日的展覽會現場各家汽車廠商均將新能源客車列為推介重點。國內客車行業領頭羊之一的蘇州金龍技術中心工程師陳立建告訴記者,公司方面對於新能源客車開發非常重視。目前蘇州金龍和清華大學聯合開發的新一代氫燃料電池城市客車已經下線,但氫燃料電池客車的製造成本太高(售價在300萬以上),雖然國家給予最高每輛60萬的財政補貼,還是少有企業承擔得起,因此現在投入運營不太現實。
蘇州金龍總經理辦公室主任周衛國主任告訴記者,未來公司參與世博會招標的將是混合動力客車和純電動客車。這兩種新能源車技術較為成熟,實現産業化相對容易。相關業內人士也指出,以混合動力公交車為例,其與同等普通公交車的價差多在30萬元左右,而政府20萬至30萬元的補貼額度正好填補了新能源客車與傳統客車的價差,從而使其“上崗”的可能性大為增加。
作為上海本地最主要的客車製造商之一,上汽集團旗下的上海申沃客車對世博會新能源車採購也可謂是蓄勢已久。上海申沃的總經濟師陸毓良告訴記者,公司對新能源客車的開發技術已有多年儲備。目前上海11路公交線路上運營的超級電容車,即是上海申沃的産品。未來為實現世博園區車輛零排放的要求,公司還將推出改良版的超級電容車,用於世博會觀光旅遊服務。
陸毓良表示,除了超級電容車,公司在氫燃料電池、混合動力公交車等方面也有嘗試,“可以説在具體的開發方向上,上海申沃沒有特殊偏好,因為最終情況還要看市場需求來決定”。陸毓良認為,市場需求的擴大肯定會促進新能源客車技術的進步和製造成本的降低,這些有利因素反過來又將激發對新能源客車的採購需求,這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係,而類似世博會之類的重大活動無疑是推動兩者進入良性迴圈的重要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