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望號船隊測控神舟六號第1圈至第5圈現場目擊記
 
 
  來源:      日期:2005-10-13 13:23

 

  這是他們第四十八次出航,這是他們第六次布陣三大洋聯袂執行神舟飛船測控任務。

  2005年10月12日,這一天,中華民族再一次開啟探索太空的征程。

  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指揮大廳。透過兩隻巨型顯示屏,兩名宇航員在飛船裏做著最後的飛行準備,高聳的火箭發射架環抱著乳白色的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巨人般屹立在廣袤的沙漠中。三大洋上,遠望一號、二號、四號、三號航太測量船,依次布陣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上。

  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黨委書記袁水春向筆者介紹:“遠望號船隊自8月25日起相繼出征,順利通過宮古海峽、巴士海峽、馬六甲海峽、好望角等複雜海區,陸續抵達預定海域。船隊將在三大洋上對飛船完成五天五夜的連續跟蹤測控,共計76個圈次。”

  北京時間8時55分,飛船發射前5分鐘。

  “丁零零……”長達30秒的部署警鈴劃破了大洋上的平靜。遠望號船放下“秘密武器”———減搖鰭,船體兩側伸展出兩對“大翅膀”支撐在洋面上。所有人員各就各位,所有設備都對準了飛船來臨的方向……

  “一分鐘準備!”

  飛船發射進入最後讀秒時刻。

  “5、4、3、2、1……”

  “點火!”———“起飛!”

  北京時間9時整。中國西北巴丹吉林大沙漠的酒泉發射中心,巨型運載火箭托舉著神舟六號飛船拔地而起,直刺蒼穹,漸漸變成一個小小亮點,最後隱匿在天宇。

  “東風飛行正常!”

  “逃逸塔分離!”

  “渭南跟蹤正常!”

  “青島遙測信號正常!”

  國內陸地各測控站相繼發現目標,資訊及時傳到了遠望號船上。此時,在船的各機房裏,一排排彩色電視螢幕上實時顯示和變換著飛船飛行的各種資訊畫面及數據。

  火箭在上升,風馳電掣般朝太平洋方向飛來。

  海上氣候瞬息萬變。任務前夕,遠望一號船原定任務海域遭遇到強熱帶風暴的侵襲,一號船及時進行了氣象會商,重新設定測量海域,于10日緊急向東北方向機動240海裏,同時借助減搖鰭和船姿船位系統來保持船體的相對平衡和測控數據的精度,來有效測控飛船的首圈飛行。

  此時的西太平洋上,風力7—8級、涌浪3—4米,在一號船的機房裏,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投向了測控主操作手萬凱。今天,他將在這裡拉開四船海上測控接力的序幕。

  北京時間9時9分,螢幕突然閃現一個亮點,萬凱迅速查看設備數據,準確判斷這就是目標,雙手穩健操控手輪,將亮點拉入示波器中心牢牢鎖住。

  “神舟,我們牽住你了!”

  與此同時,在船指揮所的顯示屏上出現了振奮人心的畫面:身著藍白相間宇航服的兩名宇航員鎮定地坐在機位上,飛船上的各種儀器儀錶清晰可見。

  9時10分。“長江一號雙捕完成!”一號船調度員激動人心的報告聲傳來,遠望一號船成功發出了“太陽能帆板展開”的關鍵指令。

  “太陽能帆板展開正常!”緊接著,北京載人航太飛控中心根據一號船的數據做出這一判斷。這就意味著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獲得了飛行動力能源,開始了它在太空長達五天五夜的探索之旅。

  遠望一號船及時算出飛船的初軌根數,完成飛船的第一圈跟蹤,順利地把接力棒傳遞到在南太平洋預定海域等待的遠望二號船。

  一場維繫國威的三大洋測控接力大戰正在進行。

  北京時間9時30分21秒。

  遠望二號船USB雷達主控臺前面的小熒光屏突然出現了亮點,操作手李培左右手齊動,迅速鎖定了它。“長江二號發現目標!”“遙測信號正常!”剎那間,船上的測控通信設備與飛船建立了橋梁。

  激動人心的時刻來到了。

  “神舟六號,我是北京,醫監要和你講話。”

  “神舟六號明白。”航太員的聲音特別地清晰,就像一個非常出色的調度員,洪亮果斷。“01,我是北京,你那裏的情況怎麼樣?”

  “感覺良好。”

  在廣袤的太平洋上,宇航員與北京載人航太飛控中心的通話和畫面清晰可見。

  時間在這一刻仿佛凝固了。宇航員與北京的聯繫在這一段只有靠遠望二號船與飛船聯繫上。指揮室裏前方大螢幕上不斷變化的北京時間提醒人們,飛船馬上就要離開二號船上空了。

  9時39分23秒。

  “長江二號跟蹤結束!”即將結束第一圈跟蹤的二號船收到了北京傳來話音,宇航員已打開了面罩,工作正常。

  遠望二號船將這場接力戰引向了居於南印度洋的遠望四號船。悄然行駛在印度洋上的遠望四號船向著測量的就位點緩緩推進。

  “方向180,前進三,保持航速12節。”

  在船最高層的駕駛室,有著豐富海上駕駛經驗的船長高成方,挺立於船頭。

  北京時間12日15時,靜靜等候了6個多小時的遠望四號船上,科技人員個個像衝鋒的戰士在戰壕憋足了勁。

  15時28分,“長江四號發現目標!”四號船調度員洪亮的聲音傳來。

  “遙測解調正常!”“雙向載波捕獲,話音已加調!”遠望四號船接過測控棒開始穩定跟蹤飛船運作。

  15時35分,“長江四號跟蹤結束!”

  在神舟六號飛船沿預定橢圓軌道安全運作的第五圈,南太平洋上正焦急等待的遠望二號船再次接過了這場接力賽的關鍵一棒。在這個圈次,二號船將對飛船發送遙控指令,使飛船運作軌道由橢圓形變為圓形。能否變軌成功不僅關係到飛船在太空的正常運作,而且對飛船的順利回收將起到關鍵作用。

  “第五圈跟蹤30分鐘準備!”南太平洋上,遠望二號船緊緊追蹤著神舟六號的運作。

  “長江二號發現目標!”、“長江二號跟蹤正常!”

  北京時間12日15時48分。船指揮中心傳出一連串的好消息。

  船指揮所的顯示屏上,出現了飛船軌道艙內的清晰圖像,在兩名宇航員的工作臺前,密密麻麻的儀器儀錶閃著熒光。

  短短6分鐘後,15時54分,遠望二號船在南太平洋預定海域成功向飛船發出遙控指令,實現了對飛船的變軌。飛船將在圓形工作軌道運作五天五夜,在第七十六圈,由布陣南大西洋海域的遠望三號船對飛船發出返回控制指令,牽引著飛船回到地球,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