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酒泉10月12日電 記者武衛政報道:載人航太工程發射場系統總指揮、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主任張育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神舟六號返回時,為確保航太員的生命安全,載人航太工程總指揮部決定啟用副著陸場。
張育林介紹説,神舟六號將在太空飛行5天,時間長達近120小時,發射時氣象部門無法對主著陸場的天氣變化進行準確預測,因此,載人航太工程指揮部決定採取兩套方案。如果位於內蒙古四子王旗的主著陸場天氣良好,具備安全著陸的條件,神舟六號將按預定計劃在主著陸場著陸;如果屆時主著陸場遇到沙塵暴、雷雨、大風等惡劣天氣,將啟動備用方案,即讓神舟六號在副著陸場著陸。而神舟五號在太空只飛行了一天,發射時可以準確預報主著陸場的天氣變化,所以沒有啟用副著陸場。
位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東風場區的副著陸場,與內蒙古中部地區的主著陸場沒有多大差別,地理條件相差無幾,芒芒戈壁,非常平坦,千里無人煙。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擔負副著陸場的全部工作。
副著陸場航太員搜索救援包括空中搜救分隊和地面搜救回收分隊,採用“空中搜救為主、地面搜救為輔”的工作模式,完成返回艙搜索和航太員救援任務。空中分隊主要承擔返回艙搜索和航太員救援任務,地面分隊主要負責搜救的指揮和資訊支援,並承擔返回艙回收任務。副著陸場的空地搜救部隊,除了完成空地應急搜救任務外,還擔負著飛船零高度逃逸救生、飛船上升段的應急返回、空中機動搜救任務。一旦發生故障,分佈在發射場、銀川、榆林、邯鄲四個地區的搜救分隊將立即出動直升機和特種車輛展開搜救。
該中心在飛船返回跟蹤測控通信、應急搜救等方面已演練多次,為副著陸場的啟用做好了充分準備。
《人民日報》 (2005年10月13日 第十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