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六號飛天全記錄(第一天)
 
 
  來源:      日期:2005-10-13 04:32

 

  新華網北京10月12日電5時30分:神舟六號載人航太飛行航太員出征儀式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航太員公寓問天閣舉行,溫家寶、李長春、羅乾等中央領導為航太員送行。執行這次任務的航太員是40歲的費俊龍和41歲的聶海勝,分別來自江蘇和湖北,他們都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太員大隊的航太員。

  5時35分:氣象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酒泉衛星發射中心12日天氣良好,地面溫度2-3攝氏度,西北風6-8米/秒,高空風40-50公里/秒。

  6時15分:執行任務的兩位航太員進入神舟六號飛船船艙,神舟六號載人航太飛行準備就緒。

  6時08分:航太員坐在飛船艙門口,聶海勝和費俊龍非常鎮定,在輕聲交談著什麼,聶海勝一直在微笑。

  6時14分:航太員聶海勝進艙。

  6時15分:航太員費俊龍站起來對大家招了招手,然後進艙。

  6時19分:兩名航太員在艙內就座。

  6時20分:兩名航太員把自己座位周圍的一些物品收集到一個紅色的袋子裏,然後交給艙外的工作人員。費俊龍坐在返回艙的中間,面前是儀錶盤;聶海勝坐在費俊龍的右邊。

  6時22分:兩名航太員用束縛帶將自己固定好,將航太服上的各種管線與飛船連接。

  6時24分:費俊龍調試指揮棒的長度,並試著操作儀錶盤。

  6時25分:兩名航太員在艙內看飛行手冊。此時,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主指控大廳內,工作人員已各就各位。

  6時30分:兩名航太員開始穿上一些防護設備。

  6時32分:兩名航太員把身體姿勢調整成起飛時的狀態。

  6時33分:戴上飛行手套。

  6時34分:合上航太服面窗。

  6時50分:返回艙艙門關閉,進行艙門檢漏。指揮大廳傳來指令:“三小時準備完畢。”在返回艙艙門檢測完畢以後,還要檢測軌道艙艙門。因為有穿艙任務,要保證艙門的密封,防止軌道艙分離以後泄壓、施壓,造成艙內溫度過高。

  8時許,胡錦濤、賈慶林、曾慶紅、吳官正等來到北京航太指揮控制中心,聽取有關彙報,觀看神舟六號載人航太飛船發射實況。

  8時27分:發射塔架全部打開,火箭飛船全部露出。

  8時45分:溫家寶、李長春、羅乾等來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指揮控制大廳觀看發射實況。

  8時45分:航太員費俊龍報告15分鐘準備完畢。各測控點檢測完畢。

  8時47分:航太員與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總指揮陳炳德進行了通話。“感謝首長的關心和鼓勵。我們絕不辜負中央首長和全國人民的重托,精心操作,堅決完成任務。請首長和全國人民放心,堅決完成任務。”“祝你們圓滿完成任務,我們就在北京迎接你們凱旋,再見。”“再見。”

  8時51分:北京航太飛控中心通報點火時間:9時0分0秒。

  8時59分:火箭發射進入1分鐘準備。50秒、30秒、20、10、9……

  9時0分0秒:發射神舟六號飛船的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點火成功。與發射神舟五號飛船的火箭相比,這枚火箭有75項技術改進。

  9時0分5秒: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托舉著神舟六號載人飛船順利升空。

  9時0分12秒:點火後第12秒,火箭向東稍偏南的方向實施程式拐彎。

  9時02分:點火後第120秒,火箭成功拋掉逃逸塔。這是火箭的第一個分離動作。起飛前900秒到起飛後120秒內火箭如果發生故障,逃逸塔能將飛船和航太員安全帶走。

  9時02分30秒:點火後第136秒,火箭助推器分離成功。4支助推器捆綁在芯一級上,相當於4支小火箭。

  9時03分:點火後第159秒,火箭一二級分離成功,一級墜落。

  9時02分30秒:點火後第200秒,整流罩分離成功。第二火箭已飛出稠密大氣層,飛船不再需要整流罩的保護了。

  9時05分:青島雷達跟蹤正常,呂梁、渭南遙測正常,東風中心飛行正常。

  9時10分: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火箭工作完成。分離點高度約200公里,距點火583秒。神舟六號飛船正常上升運作449秒後,著陸場系統榆林搜救責任區任務解除。神舟六號飛船正常上升運作544秒後,著陸場系統邯鄲搜救責任區任務解除。

  9時12分:神舟六號飛船進入遠望一號測量船測控弧段時,航太員報告“太陽帆板展開,身體感覺良好”。北京航太飛控中心宣佈:飛船正常入軌。

  9時30分:長江二號USB(S波段統一測控系統)發現目標,航太員的畫面出現在大螢幕上。指控大廳內開始鼓掌。

  9時32分:神舟六號飛船進入遠望二號測控弧段。

  9時33分:航太員打開面窗,揮手致意。地面醫監醫生首次與航太員通話。航太員向地面報告“感覺良好”時,北京航太飛控大廳內響起掌聲。

  9時39分: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總指揮陳炳德宣佈:“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9時43分:溫家寶總理講話,指出我國載人航太的豐功偉績,將彪炳于中華民族的光輝史冊!

  10時32分:神舟六號飛船已飛臨祖國上空。布設在我國最西端的喀什測控站向北京航太飛控中心報告,其測控設備已發現神舟六號飛船,並開始對飛船進行跟蹤測控。

  10時32分:神舟六號飛船內的航太員在回答地面調度指揮員呼叫時,報告“飛船工作正常。”此時飛船正飛過祖國大陸上空。

  10時33分:航太員摘下手套解開束縛帶。

  11時05分:航太員向地面報告完成第一次太空進餐。

  11時15分53秒:航太員進餐完畢。按飛行計劃安排,地面調度指揮員要求一名航太員開始休息。

  12時07分13秒: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所屬的4艘遠望號海上航太測量船已布陣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預定海域,目前正對神舟六號載人飛船進行精密測量與控制。

  14時17分:在飛船第四次飛經遠望二號測量船上空時,地面指揮調度員按計劃呼叫航太員,通知航太員休息結束。航太員此次休息時間大致為3個小時。航太員醫監醫生第二次與航太員通話聯繫,了解航太員的身體狀況。

  15時30分:飛船進入第五圈後,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已把變軌參數傳輸到飛船,變軌地面工作就緒。

  15時54分:飛船變軌從15時54分45秒開始,變軌發動機工作了63秒,64秒後進入平穩狀態。這時飛船正飛行到第5圈,處於遠望二號測量船的測控範圍。

  15時56分:神舟六號飛船推進艙發動機在地面發出的指令控制下關機,飛船變軌結束。

  16時03分32秒:神舟六號成功變軌。

  16時06分21秒:神舟六號成功發射後,擔任應急救助任務的交通部救撈局所屬三艘遠洋救助船“德翔”輪、“德意”輪和“德進”輪正在返航。

  16時45分:飛船正飛過非洲上空,兩名航太員表情輕鬆,邊看手冊邊交談。

  16時47分:航太員醫監醫生第三次與航太員通話聯繫,了解航太員的身體狀況。

  16時50分:飛船運轉正常。費俊龍還輕鬆地玩手中的筆,係著繩子的筆在他面前飛來飛去。

  17時11分:飛船已進入“遠望”四號測量船的測控區內。航太員和地面指揮人員核對了返回艙和軌道艙的壓力,為航太員進入軌道艙做準備。

  17時26分:航太員請示開啟返回艙艙門,做穿艙試驗工作。

  17時29分:航太員打開返回艙艙門,聶海勝用手托著費俊龍的腳,幫助他進入軌道艙。

  17時30分:費俊龍拉著一根帶子,站起身來,用力把返回艙和軌道艙之間的艙門拉開。

  17時31分:費俊龍進入軌道艙,聶海勝向鏡頭豎起大拇指。

  17時34分:費俊龍在軌道艙內,脫下壓力服,換上工作服,檢查設備,開始工作。

  18時30分:獨自留在返回艙裏的聶海勝也脫下了壓力服,換上工作服,拿著相機,正向軌道艙拍攝。可以看到聶海勝不時地鬆開相機,讓相機在返回艙裏飛了起來,再把它抓住。

  19時03分:中國航太員中心航太員醫監主任設計師李勇枝介紹,神舟六號飛船在軌飛行第一天,駕乘飛船的航太員費俊龍、聶海勝身體健康狀況良好。

  19時59分:費俊龍回到返回艙,聶海勝進入軌道艙。

  21時30分:兩位航太員都回到了返回艙,身著藍色的工作服。兩位航太員手裏拿著飛行手冊。

  21時32分:兩位航太員與家人天地通話。

  21點39分:兩位航太員與家人的天地通話結束。(黃明、田兆運、孫彥新)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