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六號總長9.2米總重8噸 內部環境詳解
 
 
  來源:      日期:2005-10-12 08:49

 

  神舟六號飛船總長9.2米,總重8噸多,與神舟五號相比,它進行了110余項技術改進。

  打造更舒適的生活空間——神舟六號內部環境詳解

  新華網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李宣良、白瑞雪)“神舟五號飛行中,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系統只能算是進行了試驗,這一次神舟六號任務才是環控生保系統的真正使用。”神舟六號飛船環控生保分系統原主任設計師傅嵐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我們的任務,就是竭力為航太員打造更舒適的生活空間。”

  人類要想脫離地球探索外層空間,必須設法創造一個人類可以在太空生存的小環境。太空艙內的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系統,不但是載人航太器上最具載人特色的一個重要系統,而且直接關係到航太員的身體健康、工作效率和生命安全。

  “艙內的空氣比地面還好”

  當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從太空返回時,他説:“艙內的空氣比地面還好。”

   傅嵐説,神舟六號和神舟五號採用了同樣的供氣體調壓系統,氧氣、氮氣由高壓鋼瓶攜帶上飛船,通過控制閥進行釋放,使得艙內氣體成分大致和地面一致。

  神舟六號飛船共帶了50公斤左右的氧氣,不僅可以滿足兩名航太員多天的需要,還可用於應急狀態時使用。由於高壓鋼瓶裝載高壓的大氣,需要承受210個大氣壓的壓力,所以研製難度較大,一隻鋼瓶的造價大約為5萬元人民幣。傅嵐説,萬一飛船在返回時落在海上,在返回艙內還有一套應急系統可以産生供航太員使用24小時的氧氣,並吸收二氧化碳,確保航太員不會缺氧。

  在保持空氣中充足氧氣的同時,飛船內部還採用了先進的通風凈化系統,可以將空氣中各種灰塵雜質及時清除,使空氣品質始終保持在優良等級以上。

  溫度17到25攝氏度,相對濕度30%到70%

  通過溫濕度控制系統,神舟六號返回艙溫度將控制在17到25攝氏度之間,相對濕度控制在30%到70%之間。

  “這是令人感到相當舒適的環境。” 傅嵐説,艙內溫度主要依靠專用空調進行控制。空調的工作情況,根據航太員的活動量、飛船受太陽照射程度的變化而自動進行調整。即便是在飛船返回時,飛船外表因與大氣的激烈摩擦而達到數千攝氏度,返回艙內仍保持在25攝氏度左右。

  相比于溫度的控制,對濕度的控制要困難得多。傅嵐介紹説,在太空中每名航太員每天通過呼吸、排汗等正常代謝,大約産生1.8公斤左右的水汽。在失重環境下,這些水汽懸浮在空氣中。如果不儘快回收,不僅使航太員難以忍受,危及到生命,而且可能使電氣設備受潮引起短路。神舟六號飛船是利用水的毛細現象,採用了一種吸附孔隔膜,通過施加一定的壓力讓空氣通過,而水則被吸附下來。將這種隔膜應用於空氣循環系統之中,就可以將空氣中的水汽有效過濾,使飛船內的濕度保持在相對穩定的水準。

  吃喝拉撒設施一應俱全

  為了使航太員在太空中吃得更好,除了使食品的口味和種類符合航太員的個人喜好外,還必須創造一個與地球上類似的就餐環境,這樣才有利於調動航太員的食欲。傅嵐介紹説,神舟六號航太員就餐時將食品放在具有磁性吸附作用的餐盤中,使用刀叉進行進餐。在太空中,航太員可以使用食品加熱器對食品進行加熱,一般進行30分鐘左右的加熱後,航太員就可以吃上熱的飯菜了。

  “航太員喝水實際上不是喝,而是將水射到嘴裏的。”

  傅嵐説,由於飛船中的氣壓要小于地面上,所以航太員用自己的嘴根本吸不動液體。飲水時,航太員通過一根鉛筆一般粗細的吸管將嘴與飲料容器聯結起來,通過氣泵加以一定的壓力,這樣飲料就可以源源不斷地射進航太員的嘴裏。

  航太員在太空中的大小便採用了大小便收集系統。“這是一個相當於吸塵器的系統。” 傅嵐介紹説,系統有兩根塑膠軟管分別用來對準航太員大小便的排泄器官。在航太員使用時,系統通過吸氣,將排泄物收集起來,液體和固體分別保存處理。為了防止大小便産生的氣味污染環境,塑膠軟管在與人體接觸時,可以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同時,系統中還使用了活性炭作為除臭吸附劑。

  為了盡可能減少航太員的工作量,飛船環控生保系統的工作主要通過自動控制來進行。傅嵐説,“這個系統完全是為人服務的,如果沒有人,就不需要這個系統。讓航太員生活得舒服些,是我們不懈追求的目標。”(完)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