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國民經濟全局
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
黨的十七大明確指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産業結構優化升級。這是關係國民經濟全局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
十七大提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的增長格局”,“城鄉、區域協調互動發展機制和主體功能區佈局基本形成”,“城鎮人口比重明顯增加”……還第一次把建設生態文明作為一項戰略任務明確提出。
這些要求,與十六大提出的目標相一致,又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新的階段性特徵,作了進一步的補充、完善和深化。而要實現未來的經濟發展目標,關鍵之一就是要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著眼于實現又好又快發展,著眼于抓緊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十七大正式提出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任務。從過去強調“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到正式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雖然只是兩個字的改動,但卻有著十分深刻的內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除了涵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全部內容外,還對經濟發展的理念、目的、戰略、途徑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二者間這種繼承與發展的關係,反映了執政黨不斷深入探索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新成果,集中體現了又好又快發展的新思路。
要實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目標,十七大進一步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産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産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有了這一系列戰略決策和部署,經濟建設路徑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確。
在2007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戰略任務落到實處,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了在工作中必須把握好的幾個重大問題:“必須堅持創新驅動”,“必須堅持城鄉統籌”,“必須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必須堅持內外協調”,“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中央政治局在2008年4月又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題,舉辦了第五次集體學習。應該説,十七大以後,全黨上下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性、緊迫性,以及如何推進轉變等方面,從認識和實踐上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進入2008年,各種大事、要事、難事接踵而至,從年初的雨雪冰凍災害,“5 12”汶川特大地震,到成功舉辦奧運會,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重大影響,對黨的執政能力和水準提出了重大考驗,而在經濟領域的真正考驗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