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分析
 
 
 
胡鞍鋼談“十一五”規劃三大創新:推進政府轉型

  時間:2006-03-06 09:26    來源:     
 
 

  中新社北京三月一日電 題:胡鞍鋼談“十一五”規劃三大創新

       三十七位學者構成專家委員會

  “‘十一五’規劃是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當然也包括文化建設的一個宏偉藍圖,它其實就是中國發展的線路圖或者叫風向標,也將是全國各族人民、各地區一起實踐的共同綱領和行動綱領。”

  “十一五”規劃專家委員會三十七名成員之一、清華大學教授胡鞍鋼一日在此間接受本社記者專訪時説,儘管“十一五”規劃文字不太多,最終可能在四萬多字,但它提出中國今後五年發展的主要目標、主要方針、主要任務、主要政策、主要途徑,下一步還要據此進行有效設計,因而備受全中國乃至全世界關注。

       規劃內容貼近現實符合國情

  這位知名國情專家稱,概括起來,“十一五”規劃主要有決策機制、發展目標和界定政府優先領域等三大方面的創新,這些創新將進一步推動中國政府特別是中央政府,由過去傳統的“無所不管、無所不干預並對全社會進行控制”全能型政府,向一個有限的高效的公共服務型政府轉型,從而使政府的工作歸位、到位,又不越位、不缺位。

  胡鞍鋼分析説,決策機制創新方面,“十一五”規劃將過去以政府決策為主改變為以市場決策為主,政府則更多關注公共服務,同時發揮合理配置資源、引導市場發展的作用。本次規劃還通過完善公眾參與、專家諮詢、政府決策三者相結合的決策機制,保證決策的透明化、民主化、科學化、制度化。

  “決策機制的創新是根本性的。”此次規劃通過決策機制創新,反映社會各方面的利益和訴求,可謂公眾參與更加廣泛、資訊更加透明、民智或民意的表達更加充分,也使得規劃內容更加貼近中國現實、符合中國國情。

       提出兩類目標增加兩類指標

  中國從“一五”開始即制定各種目標,但實際上並未完全實現,還常常出現“計劃趕不上變化”。“十一五”規劃另一重大創新,即對發展目標的創新,它改變目標設計,提出預期性目標和約束性目標。

  前者主要靠市場主體的自主行動來實現,政府主要任務是創造良好的投資、制度、市場環境;後者本質是政府責任目標,主要體現為政府在公共服務領域所擔當的責任,基本方向是通過有效利用公共資源、公共財政、公共投資、公共項目、公共支出,為十三億人提供基本公共服務,這一目標將來要分解到不同部門和地區,便於中央對部門和地方的考核。

  “十一五”規劃還大大淡化和縮減了經濟增長率指標,大幅增加公共服務指標、人口資源環境兩類指標,“即便是經濟指標,都是預期性指標,而非政府責任目標。”

       首次界定政府公共服務優先領域

  “十一五”規劃的第三大創新,是首次界定政府公共服務的優先領域,涵蓋從義務教育到國防等十多個方面,並據此首次界定公共預算對應的優先領域。

  規劃提供的不僅是一個發展藍圖,也反映出市場、政府在不同領域應該扮演的不同角色。胡鞍鋼建議,未來五年,中國應發展一個思路清晰的混合經濟,發揮政府和市場的各自作用以及兩者間的互補作用。

  胡鞍鋼説,“十一五”規劃在其最後部分特別強調,要建立規劃的有效實施、檢查、評估機制。另外,規劃在包括嬰兒死亡率下降、孕産婦死亡率下降、飲用清潔水人口增加等一些重要指標上採用定量化設計,此舉一方面與國際社會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相接軌,一方面也便於對規劃進行檢查與評估。

  這位經濟學家表示,“十一五”規劃成為廣泛的社會共識後,它將在今後五年內,凝聚並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同時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為中國未來五年發展乃至更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編輯: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