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學者解讀十七大報告關於臺灣問題論述:哲思宏遠

  時間:2007-11-09 07:38    來源:人民網     
 
 

學者解讀十七大報告關於臺灣問題論述:哲思宏遠
──學習中共十七大報告關於臺灣問題的重要論述
辛旗

  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關於臺灣問題的重要論述,高屋建瓴、哲思宏遠。既重申了長期以來一貫堅持的基本方針、原則和政策主張,又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指導意義的新思想、新政策,是中國共産黨新形勢下關於對臺工作的重大政策性宣示,是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的綱領性文件。學習領會這一講話,對於我們堅定不移地貫徹“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和“八項主張”,堅決遏制目前日益囂張的“臺獨”分裂勢力及其分裂活動,維護臺海地區的和平穩定,爭取兩岸關係朝著有利於和平統一的方向發展,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全面系統闡述了新時期黨的對臺方針政策基本框架和總體思路

  報告總結了十六大以來中央對臺工作的基本經驗,深刻分析了島內政局和兩岸關係面臨的新形勢,以及促進中國和平統一等方面的因素,體現了中共對臺方針政策的延續性。其內容涵蓋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大政方針,推動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特別是胡錦濤2005年3月就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提出的“四點意見”、今年6月25日在中央黨校講話中強調的“四個決不動搖”等重要主張。

  和平統一政策、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的改革開放基本路線、中美建交展現的中國國際地位,三者可謂三位一體,形成了新時期中國國家發展的基本戰略。而改革開放近30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兩岸經濟差距的迅速縮小,使我們推進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基礎日益雄厚。在此大背景下,中共陸續推出了發展兩岸關係、解決臺灣問題的一系列方針政策,推出了一系列直接惠及臺灣同胞的優惠措施。

  實踐證明,這些方針政策是非常正確、非常有效的。與這一形勢相適應,十七大報告明確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本框架,並提出了在一個中國原則下,通過和平談判、共同發展、共同遏制“臺獨”等開創兩岸關係的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本思路,重申了“四個決不”,即: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決不動搖,爭取和平統一的努力決不放棄,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的方針決不改變,反對“臺獨”分裂決不妥協。既表達了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臺獨”嚴正的立場,描述了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美好前景;又提出了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真誠為臺灣同胞謀福祉,為臺海地區謀和平,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現階段奮鬥目標。這些重要論述,對於發展兩岸關係、促進中國統一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新時期指導對臺工作的綱領性文件。

  提出構建和平統一框架極具戰略遠見

  十七大報告提出兩岸達成和平協議,構建和平統一框架,是極有針對性、極具戰略遠見的重要政策。

  從當前國際戰略態勢看,中國近30年的改革開放、以和平統一方式處理兩岸關係的政策,以及大陸迅速增長的經濟基礎和綜合國力,已經在國際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實質就是協商對話,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推動世界的和平發展。應該説,和平發展是中國改革開放帶動起來的世界潮流。

  報告高舉和平發展的大旗。一方面,提出和平發展,極大地豐富了和平統一的內涵。兩岸實現統一不可能一蹴而就,胡錦濤所強調的是兩岸關係實現和平發展,內容就是經貿交流、人員往來、遏制“臺獨”,為兩岸最終統一創造條件,包括什麼問題都可以談。這些都是“和平統一”方針的思想,是對臺政策與時俱進的重要體現;另一方面,提出和平發展,也抓住了兩岸關係發展的本質。“天下太平”是中國歷代追求的政治理想,而且這種觀念已經深入到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所有中國人的思想之中。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是和平統一,和平是民之所欲,和平是百年大計,和平統一是兩岸現代化的重要標誌。

  十七大報告所要表明的是,中國大陸將持續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持續促進兩岸的交流與合作,持續推動“三通”,持續推進兩岸民眾的感情融合與合作的深化,最終使和平統一成為歷史的必然。同時,和平發展概念的提出,也抓住了當今世界發展潮流的普世價值──和平,把人類的普世價值和中共長期堅持的和平統一主張結合起來,不僅把握住了兩岸關係發展的主題,也把握住了涉及臺海地區、亞太地區安全和世界和平的主題,更在理論上佔領了道義制高點。

  全面展現了中國共産黨的博大胸懷

  報告所展現的博大胸懷集中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不計前嫌。報告講到,“臺灣任何政黨,只要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我們都願意同他們交流對話、協商談判”,意思就是只要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承認自己是五千年積澱的中華文明的繼承者,我們都願意同他談,而且什麼問題都可以談,這展示了中國共産黨人的充分自信和開放心態。

  二是以人為本。報告中講,凡是對臺灣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對維護臺海和平有利的事情,凡是對促進祖國和平統一有利的事情,我們都會盡最大努力做好。呼籲兩岸同胞要加強交往,推動直接“三通”,使彼此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以此把統一、和平與臺灣同胞的利益結合在了一起,最大限度地照顧到了兩岸人民尤其是臺灣同胞的利益。

  三是仁至義盡。報告用了“兩個最大”,就是願意以最大誠意和最大努力實現兩岸和平統一,來表明大陸的誠意和善意,但對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指出必須由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共同決定。意思就是大陸和臺灣是兩岸人民的共同家園,強調我們把臺灣同胞作為促成中國實現現代化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然是共同家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臺灣的任何所謂改變,必須由兩岸人民共同決定。

  四是休戚相關。報告中用了一個嶄新的概念,就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闡釋了兩岸關係休戚相關的基本狀況。對兩岸現狀,胡錦濤在2005年3月作了明確而充分的闡述,他指出,1949年以來,儘管兩岸尚未統一,但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這就是兩岸關係的現狀。對這一現狀,十七大報告從兩岸民眾的角度作了進一步闡述,指出13億大陸人民和2300萬台灣同胞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為什麼把這個數字講得這麼清楚?實際上就是用“命運共同體”為兩岸關係現狀定性。“血脈”講的是民族,是民族大義,是兩岸的血緣、親緣;“命運共同體”是體現在兩岸血緣、血脈、親情基礎上的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這個共同利益就是共同繁榮,共同和平穩定,將來統一後共同的民族尊嚴。這樣就使我們對兩岸關係現狀的描述更加周延、具體。用大陸人民與2300萬台灣同胞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這個定性,既是針對國際上干涉中國內政的反華勢力講的,同時又是對島內堅持分裂路線的“臺獨”勢力的嚴正表態。

  再次表明瞭堅決反對和遏制“臺獨”的嚴正立場

  報告指出:“臺獨”分裂勢力加緊進行分裂活動,嚴重危害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表明島內分裂勢力及其代表人物的行為已日益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障礙和罪魁禍首,成為臺海地區和平穩定的最大現實威脅。如不予以堅決反對和遏制,勢必嚴重威脅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斷送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危害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正是基於這樣一種認識,報告才再次非常明確地表明瞭堅決反對和遏制“臺獨”的嚴正立場,強調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決不動搖,這是兩岸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強調反對“臺獨”分裂活動決不放棄;強調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臺灣從祖國分割出去。表明在反對分裂這個重大原則問題上,決不會有絲毫的猶豫、含糊和退讓。不僅向國際社會重申了中國政府的一貫立場,也對陳水扁當局企圖通過“入聯公投”等方式推動“法理臺獨”提出了嚴重警告。

  總之,胡錦濤在十七大報告中關於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重要論述,符合當今兩岸關係的現狀,體現了中國共産黨實事求是的精神,也是現階段指導和解決臺灣問題的根本指針。

  報告中有關對臺部分可以用16個字來概括,即把握主題、構建框架、遏制“臺獨”、漸進統一。把握主題,就是要把握和平發展的主題。實現和平統一前的過渡階段是什麼?就是構建框架,即構建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的基本框架。在這個框架之下,簽訂和平協議,共同反對“臺獨”,為最終實現兩岸漸進統一奠定政治基礎、經濟基礎和文化基礎。也就是胡錦濤在報告中所指出的: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聲,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必然。

  (作者係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秘書長)

 
編輯:田雲鵬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