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地方“兩會”相繼召開。綜觀各地“兩會”,可謂亮點頻現。一些代表、委員快言快語,直指要害,會議愈發開放、透明。與此同時,住房、教育等一系列與百姓生計密切相關的問題也成為各地“兩會”熱議的話題。
讓“兩會”更公開、更透明
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區,廣東“兩會”歷年來都是輿論關注的焦點。“預算已經不是秘密,既然可以向人大代表公開,建議廣東先行先試,將全省預算向社會公佈。”廣東省人大代表辛瀑在預算審查座談會上的這一建議得到了多名人大代表的支援。
他説:“預算的項目設置、資金的安排合不合理,是需要公開,接受社會意見的。只要公開了,預算被曬在陽光下,就能夠發現一些問題,實際上能夠推動預算更加科學、合理。”
去年10月,廣州市應市民申請率先在網上公開全部114個部門預算,廣州市財政網一度因為蜂擁而至的下載瀏覽而“癱瘓”。廣州市財政局局長張傑明表示,以後只要部門預算經過人大會議審議通過,就立刻上網,向社會公開。
面對多名人大代表的呼籲,廣東省財政廳廳長劉昆説,目前廣東省每年的部門預算向代表公開,這是有法可依的;是否向社會公開、如何公開,還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國家正在進行預演算法的修訂工作,相信這部法律在修訂過程中,會有關於預算公開的條款和內容,屆時廣東將依法執行。
爭先恐後“舉手搶話筒”已經成為每年廣東政協開會引人注目的特色之一。據記者統計,從1月30日9時開始到10時40分,有14人在會場發言。換句話説,7分鐘左右就有一位政協委員或特邀人士搶到話筒、直抒胸臆。即席發言的時限是每人5到8分鐘。大會主持人不斷提醒:“7分鐘舉牌、8分鐘響鈴,響鈴後請終止發言。”然而,由於政協委員和特邀人士們發言的積極性太高,兩小時內就有5人受到“舉牌”提醒。
發言中,一些人大代表委員的觀點相當尖銳。有政協委員歸納了提案辦理中存在的幾大“怪現象”,如“提案石沉大海無回音”、“回復不痛不癢踢皮球”等。韶關市政協副主席張秉釗更是犀利地點出了一些部門立案過程中的“潛規則”:“比較尖銳的、難辦的一般就被他們擋在門外了”,是否立案“不是與實際民生、委員呼聲掛鉤,而是以難不難辦為標準”。
民生問題熱度不減
面對目前日漸高漲的房價,在各地召開的“兩會”上,代表、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希望通過加快建設保障性住房、公共租賃房等方式,平抑房價,惠及更多群體。
上海市市長韓正在上海“兩會”上説,對於上海房價要有一個基本判斷,那就是現在上海房價確實太高了。房價、地價上漲過快已經成為社會普遍關心的焦點,高房價影響上海可持續發展、損害群眾利益,應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韓正説,判斷上海房價水準是不是太高,首先是看以居住為目的的上海中等收入人群能不能買得起房,其次要看房價與家庭年收入之間的關係,再者要看較長時間內房價漲速與其他經濟指標增速的相互關係,而且不能簡單地同一些發達的特殊城市相比。判斷房價高低,不能只看經濟,不看民生。
江蘇省政協委員王振祥向省政協十屆三次會議提交提案認為,現行的城市土地出讓制度符合市場經濟要求,但存在缺陷,即決定出讓人的標準過於單一,要改變“惟有價高者得之”的簡單做法,力戒畸形高地價推高房價。
面對凸顯的民意,北京明確表示“將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勢頭”,上海啟動經濟租賃房政策研究,海南決心防止泡沫再一次輪迴,天津、重慶、南京等城市則提出大幅增加保障房建設。
教育均衡問題一直飽受社會各界質疑。針對目前廣大家長學生爭進“好學校”、“好班級”,義務教育階段擇校熱、考證熱、培訓熱愈演愈烈的社會現象,上海市人大代表林麗平提出,學習借鑒日本教師流動制度經驗,試點實行中小學校長、教師“定期流動制”,均衡教育資源,有效推進素質教育的全面落實。
林麗平建議,改革目前的教師人事組織管理模式,將教師人事組織管理歸為區縣教委,使之成為“無校籍”的老師。教師無論在哪個學校任教,工資等待遇都不變。在此基礎上制訂相應的法規和具體措施,施行教師定期流動制。日本的教師流動已經實行了40年,教師流動是一種義務。
不斷加快的城鎮化進程也是各地“兩會”關注的重點。一些地方政協委員表示,城鎮化的進程不能是“房地産化”,而是要“産業化”;特別是大城市周邊要形成以産業作為依託的衛星城,還可以解決大量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
上海市政協委員汪亮説,上世紀90年代,上海一些郊區鄉鎮非常關注徵地中的産業帶動就業問題。但是後來,隨著供地機制變化,人們的關注點變成了“賣一個好價錢”。“任何缺乏産業基礎的人造城鎮都是不可持續的。”汪亮説,“城鎮化的新一輪發展,要控制純粹房地産發展用地,同時探索産業發展用地機制。農村的徵地過程中,除了給予農民一次性貨幣補償,還要一併考慮失地農民的中長期就業問題。”
網路參政日益凸顯
隨著網際網路的廣泛普及,網路在暢通民意、表達訴求、輿論監督、參政議政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安徽省省長王三運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更加關注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創新聯繫群眾方式,支援鼓勵網路問政”。與會的代表、委員們認為,領導幹部“上網聽民意、下網解民憂”,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有益於促進工作,加強與人民群眾的聯繫,是利民利政的好事。
安徽省委書記王金山認為,在網上,可以聽到最基層的聲音,了解最真實的情況。網民所議所提雖是個人意見,但來源於生活,出自於社會,代表著一個群體,不管是粗言、苦藥,還是牢騷、怪話,只要我們帶著感情、帶著負責任的態度,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都能為決策提供有益的參考。
在浙江“兩會”期間,浙江省政協辦公廳聯合浙江線上等推出了“政協委員微博社區”,政協委員可以借助手機、網路等移動終端,圍繞“大學生創業”的主題在“社區”裏與廣大網友進行直接對話。
在南京市“兩會”上,出現了9位網民代表,他們都是通過網路報名産生的。作為一名80後,網民代表沈夏紅告訴記者,得知自己成為代表後,她在網上向網友徵集提案,結果得到了網友的熱烈響應。南京市政協副秘書長繆端表示,除邀請網民代表旁聽會議外,市政協還在網上徵集提案線索,截至會前,他們收到網上線索181條。“這是擴大公民參政議政的有效途徑之一。”繆端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