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進步對解決經濟危機能夠起到巨大作用
每一次經濟危機都會伴隨著一場技術革命,雖然當前經濟遇到一些問題,但只要技術符合人們的需求,同樣可以逆勢上揚
主持人:不過現在有另外一個焦點事件,也是公眾包括我們對科技部比較關注的地方。從世界範圍看,每一個經濟的相對低迷時期,在一些重要的國家都會崛起一些重要的産業,而它往往代表著新的科技發展方向,所謂新能源、高技術等等的産生都與之有關,比如20世紀70年代高技術的誕生。那麼我們想問萬部長,在您來看,目前經濟相對低迷時期,中國的科技工作可以為經濟振興發揮什麼樣的關鍵作用?我們又期望能誕生什麼樣的新的科技産業?或者在哪方面做出貢獻?
萬鋼:這是我們一直在考慮的事情,溫家寶總理在幾次的會議上,包括我陪同他去參觀、考察一些地方的時候,他都一再提出,縱觀人類發展的歷史,每一次經濟危機都會伴隨著一場技術革命,每一次當經濟走向上升、走出危機的時候,技術的進步都産生了巨大的作用。歷史上我就不再説了,我們回到90年代,大家都知道90年代初期的時候美國經濟不太好,後來在資訊産業的基礎上拉升了網路經濟,網路大規模的應用使通訊也得到極大的發展,使美國取得了從90年代一直到20世紀初的近十年的競爭優勢,可以説上一次的革命是資訊的革命,資訊技術的發展對我們的生活産生了重大的影響。現在我們的年輕人沒有手機就很難適應了,不上網路就很難交流了,政府的資訊、農業科技的推廣、教育成果的推廣都是通過網路,網路改變了世界。
主持人:真正體現了資訊正在起著重要的作用。
萬鋼:在當前的經濟上碰到一些問題,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們帶來影響的時候,我們當然要採取一系列的經濟措施使它振興起來,重要的是樹立信心。我想信心和未來是聯結在一起的。我們也必須考慮並且看到,除了經濟方面的問題以外,我們還面臨著氣候變化、環境、糧食問題,還面臨著人民大眾不斷提高健康水準的需求,實際上這些需求也是將來拉動經濟的很重要的一環,所以在應對氣候變化的方面我們推進節能減排,大量的使用新能源,使風能、太陽能、水能、地熱能等各方面技術的應用;同時,和能源相關的比如建築、汽車的節能與新能源,比如説照明等節能産品要推出來。為什麼這些産品在經濟下行的時候還會有這種逆勢上漲的趨勢呢?就是因為它符合了我們人民的價值觀,大家都對環保有更多的要求,對自己的生存環境有更多的要求,所以我相信它是一個未來發展的焦點。
主持人:符合人們需求的可能會首先逆勢上揚?
萬鋼:對,還有就是資訊産業還要繼續拓展,百萬億次的大規模電腦,中國大概是世界上第三個可以製造的,我們現在正在往千萬億次在衝擊,這樣通過我們自己設計的晶片,自主的軟體來實現大規模的。
主持人:大規模的電腦有什麼作用呢?
萬鋼:比如説氣候的預測、災害的預防、礦産資源調查、土地的監測等方面都可以使用到。有很多複雜的模型,比如地球模型,通過大規模的電腦就可以運作。這都是在後臺的,但是它給老百姓帶來的生活上的改變是實實在在的。
生物技術——“最‘酷’的技術”
藻類能夠産生柴油,沼氣解決能源與公共衛生問題,生物技術大有可為
萬鋼:我想提的還有一個就是生物技術,生物技術是一個未來的焦點。生物技術很多人一提生物就説制藥,制藥確實很重要,其實除了制藥以外,生物醫療也可以破解很多傳統化學醫藥上不能解決的難題。此外還有分子水準上的農業技術。
主持人:人們對此充滿了很大的期待。
萬鋼:是的,我們在整個研究的過程中都很注意這些長期的研究,一個糧食新品種出來需要十年以至於幾十年的努力,因為它牽扯到老百姓的食物、食品鏈,所以我們必須要通過長期的研究,確定它的安全性,然後進行大規模的推廣,對我們的糧食安全、能源安全都是至關重要的。在這裡我也要借助咱們的這個平臺做一個小廣告,3月18日科技部和十四個部委共同舉行節能減排展覽會,主題是節能減排、振興經濟、科技創新、開拓未來,主要是展示一批新的技術。比如説這裡面就有一個生物能源的技術,就是培養藻類,使它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經過六、七個小時候就産生生物柴油,這也是一種生物技術的新的領域。
主持人:通過藻類六、七個小時以後産生柴油。
萬鋼:對,而且它吸的是二氧化碳。還有生物制天然氣,實際上這是最簡單的了,沼氣就是甲烷嘛,我們中國有9000億噸的生物排棄物,比如秸稈之類的東西。
主持人:我印象中20世紀60年代就已經在農村廣泛推廣了。
萬鋼:是的,但是沼氣池在那個時候是用水泥來做的,一來費水泥,二來由於密封不好,溫度變化又比較大,所以不太穩定。現在開始用廢舊塑膠做成的工業沼氣池比較多,一方面節約水泥,另外它密封比較好,就像一個小工廠。隨著新農村的建設,現在農民居住集中了,養殖場也多了,我們還要建立集中式的沼氣供應,使它能夠更加穩定。沼氣不光是解決了能源的問題,還解決了公共衛生問題。所以這也是一個好辦法,也是通過幾十年的努力一步一步地推廣起來的。
我曾經舉過例子,如果在西藏推廣沼氣,一來它能源缺乏,第二它的牲畜比較多,這個原料來源沒問題,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溫差比較大,我們的技術人員就把大棚和沼氣結合在一起,把沼氣建設在大棚裏面,太陽照進來就儲熱,然後它就産生沼氣,沼渣出來以後又可以澆大棚,造一個大棚加沼氣不但把錢收回來了,而且他還種了蔬菜,滿足自己的需要,還可以賣錢。我曾經拿這個例子説這個是最“酷”的技術,我想實際上有很多技術要牽扯到綜合、整合的應用,還要因地事宜,所以我們農村的技術推廣也是十分重要的,這個也是需要好好研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