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醫療隊,把白求恩精神帶進了北京小湯山非典收治定點醫院。他們負責的第三病區收治的44名非典病人,經過精心治療和護理,目前病情都明顯好轉,無一死亡。日前,這支醫療隊被全國婦聯評為“全國三八紅旗先進集體”。
“連心卡”——架起親情橋梁
非典病人由於被隔離,見不著親人、朋友,往往心裏孤獨,情緒煩躁。而醫護人員又穿著厚厚的隔離服、戴著口罩和護目鏡,與患者溝通有一定困難。面對難題,醫療隊集思廣益,設計出印著名字、職務、職稱、彩照的胸卡,別在醫護人員的胸前。患者看到他們的胸卡,眼睛裏放出了喜悅的光芒。
護士于曉慧第一次別著胸卡走進病房,一位患者望著她胸卡上的照片哭了,説:“姑娘你原來這麼年輕,天天給我端屎倒尿,萬一傳染了,可怎麼辦啊?”
一位小患者看著護士任紅霞的胸卡,叫了她一聲媽媽。她説:“任阿姨把我當親女兒看待,她真像我媽媽。”
一位中年男患者對主治醫師孫蓉説:“以前我只能看到你們的眼睛,今天我終於看清了你們的容貌。你們人長得美,心靈更美!”
小小胸卡,使患者與醫生護士的陌生感消除了,心貼得更近了。一位患者説:“小小胸卡是大夫與我們的‘連心卡’啊!”
“治療牌”——點燃希望之火
“我的病還有治嗎?你們怎麼給我治呀?”一位患者剛轉來時情緒低落,對治療沒有信心,對用藥不大放心。醫療隊主任王法印了解到,其他患者對自己的用藥、輸液等治療情況同樣心存疑惑。
“應當讓患者知道治療和護理方案,這樣能打消他們的疑慮,增強他們戰勝疾病的信心,好讓他們主動配合治療。”醫務人員商量後,很快製作了一塊“治療牌”。“治療牌”上,病人當天輸啥液、吃啥藥、打啥針、吃什麼食物以及如何用藥、鍛鍊、保健、睡眠等十幾項內容,寫得詳細清楚,每天一早就挂在病房門上,患者一目了然。每做完一項治療和護理,護士都在“治療牌”上打個鉤,醫患心中有數。
患者張宇以前每天追著醫生問吃啥藥,看到“治療牌”,他笑了:“現在我對醫院如何治療、有啥效果很清楚,醫生省心,我也放心。”他積極配合治療和鍛鍊,效果十分明顯。
“時事板”——開啟資訊窗戶
在3病區,有一塊專門為患者製作的“時事板”,上面設有新聞、醫療保健知識、好人好事、名人名言等10多個欄目,內容每天更新。新的板報一挂出,病情比較輕的患者就會立即圍過來觀看,相互交流、探討,相互鼓勵、幫助。
患者們在板報上看到黨和國家領導人赴工廠、學校、街道、醫院檢查非典疫情,看望一線醫護人員的新聞後,激動地説:“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我們一定能夠戰勝非典!”
醫療隊還在“時事板”上開設了借閱專欄,每天提供一些報紙和資料。患者提前預約留言,寫清病房、病床,需要借閱什麼書籍、資料,護士們就會借來送到床前。一位姓郝的患者需要電腦方面的書,他上午在“時事板”上留言,下午書就送來了。(新華社北京5月17日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