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兩岸攜手共降SARS疫魔 -抗疫一線
抗疫一線


 

廣東非典疫苗研究進展迅速 已進入動物實驗階段
 
 
  來源:      日期:2003-05-20 14:15

 


廣東防非典科技攻關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山大學黃文林教授所帶領的實驗組,在非典疫苗的研究上進展迅速。該實驗組4月20日開始進行非典DNA疫苗和腺病毒攜帶SARS部分S基因疫苗的研究,目前DNA疫苗研究方面,專家們已將核酸疫苗注射到大白鼠體內,本週即可檢測到非典抗體有否産生。
  兩種疫苗研究同時進行
  據介紹,目前疫苗總共可分為六大類,即滅活疫苗、減毒活疫苗、DNA疫苗、抗體文庫、馬血清和腺病毒五型攜帶的SARS部分S基因。黃文林教授帶領的實驗組針對非典目前正在進行兩種疫苗的研究開發,即DNA疫苗和腺病毒五型攜帶的SARS部分S基因疫苗。
  S基因已裝入腺病毒內
  黃文林教授介紹説,腺病毒五型攜帶的SARS部分S基因疫苗最大的特點就是安全。作為專長于病毒研究的科學家,黃文林教授對這一疫苗的成功開發十分有信心。據介紹,只要是上呼吸道感染過的人體內都會有腺病毒,這是一種對人體無害的病毒,在研製疫苗時,專家們還是先將腺病毒中有害的EⅠA基因拿掉,再將冠狀病毒中的部分S基因放入腺病毒中,經過改造後的腺病毒注入人體後,便能通過人體自身表達蛋白産生非典抗體,與此同時,人體上下呼吸道還會産生局部性的保護膜。
  目前,實驗組已將SARS部分S基因裝入了腺病毒中,經過擴大、純化和鑒定以後便可以進行動物毒性、有效性實驗了,成功後便可在猴子身上進行動物保護實驗,接著就能進行臨床實驗了。
  兩三天即知有無非典抗體
  研製DNA疫苗,首先得從非典死亡病人肺裏取樣,提取信使RNA,再使用分子生物學和克隆技術得到刺突基因片段(S),將其放入核酸載體。為避免刺突基因在肌肉中代謝掉無法表達,專家還要加入佐劑,連同刺突基因片段一同注入大白鼠體內。
  黃文林教授告訴記者,核酸疫苗需要每隔一個星期分三次對大白鼠進行注射,目前第一批接受注射的大白鼠疫苗注射已近完成,本週即可檢測到它們體內是否産生了非典抗體。如果産生了抗體,接著只要花兩三天的時間即可證明這種抗體是否是SARS保護性抗體。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