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兩岸攜手共降SARS疫魔 -抗疫一線
抗疫一線


 

“零感染”的背後——三○九醫院抗擊非典紀實
 
 
  來源:      日期:2003-05-20 14:15

    解放軍309醫院,是北京首批收治非典病人的定點醫院。70多個日日夜夜,309醫院取得了抗擊非典的驕人戰績:一線醫護人員無一感染;全院官兵、家屬、子女無一感染;在院600多名病人無一感染。5月5日,該醫院被解放軍四總部表彰為非典防治工作先進單位。
  3月9日,總後勤部緊急通知:309醫院為首批收治非典病人定點醫院。院長蔡忠軍、政委譚新元意識到:抗擊非典的特殊戰鬥打響了。醫院連夜召開常委會,確定了三項工作目標:最大限度提高救治成功率,最大限度降低死亡率,最大限度控制醫務人員感染。
  3月10日,醫院召開專家論證會、科室協調會、機關辦公會,研究部署收治病人的有關工作。成立戰鬥指揮小組,從指揮調度、業務管理,到思想教育、後勤保障,按照戰時標準,制定出三套預防和指揮方案。
  為保證醫護人員的安全,一天之內,緊急購置的防護用品和預防、救治藥品全部到位。為確保首戰必勝,緊急抽調50名長期從事傳染性結核病治療的專家和醫護骨幹作為首發陣容,並精選呼吸科、重症監護科室業務尖子充實一線,實施防治非典多學科聯合作戰;緊急疏散了住在結核科3個病區的150多個肺結核病人,連夜改造病房;建立隔離病區,實行封閉式管理。
  3月16日,醫療隊伍調遣集訓完畢,能容納100多名住院病人和上百名工作人員生活、住宿的非典病區準備就緒。
  309醫院在抗擊非典工作中,為預防和控制非典在院內交叉感染和擴散,採取了綜合性防範措施,關口前移,嚴把“六道關”。
  ———成立發熱門診。將重點可疑病人與無防護措施的普通人群隔離。
  ———建立隔離收治區。建立了嚴格的污染區、緩衝區、半污染區、工作區、醫務人員生活區等區域,並嚴格按照各區的功能要求進行管理。
  ———加強對一線工作人員等易感人群的保護。
  ———對病區實行隔離管理。參加非典病人治療期間,嚴禁病區的醫護人員離開隔離區。
  ———嚴格污物和垃圾處理。病房樓內的污物通道與醫療通道嚴格區分。
  ———加強消毒管理。每天對重點部位、家屬區和室外公共區域進行兩次空氣消毒處理。
  在與非典病魔的殊死搏鬥中,哪有困難,哪有危險,哪就有共産黨員的身影。
  在政治部主任王兆利的辦公室,我們看到了器官移植中心、普外科等20多個黨支部和黨員的請戰書。消化科全體同志在請戰書中寫道:“請黨組織安排我們到非典一線去,接受鍛鍊,經受考驗,為黨分憂……”
  當第一例非典病人由一家醫院送到309非典病區時,醫務人員看到病人呼吸系統已嚴重衰竭,氣息奄奄。接觸這樣的病人,被傳染的危險可想而知。共産黨員、結核三病區主任王仲元和負責一線指揮的醫務部副主任王健康最先接診,詢問、聽診、看片……腫瘤血液科護士趙淑燕的丈夫遠在青藏高原工作,自己帶著不滿4歲的孩子。她得知科裏有一個到非典病區工作的名額時,立即找到黨支部書記,懇求把這個機會給她。54歲的二病區主任劉金偉大腿雙側股骨頭壞死。院領導曾經考慮不讓她參加一線治療工作,她堅決請戰:“在關鍵時刻發揮一個老黨員、老專家的作用。”一病區主任、黨支部書記王安生,在一線工作近一個月,勞累過度,患了重感冒,院領導讓他輪換出來休養,他反覆向領導請求:疫情就是敵情,哪能輕傷下火線!
  在“零感染”的背後,凝聚著309醫院的醫護人員對黨的無比忠誠,飽含著他們對人民安危的深深的關懷。在與病魔的殊死搏鬥中,他們經受住了血與火的洗禮和生與死的考驗,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文/蘇銀成 陳玉璽 石國本)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