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2月28日電(記者李斌顧瑞珍)全國兩會召開在即。作為十屆全國政協的最後一次大會,人們會問:在《中共中央關於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頒布一年間,人民政協工作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有哪些亮點?政協委員的職責履行得如何?在即將召開的大會上,他們將提出哪些意見和建議? 為此,新華社記者近日專門走訪了六位全國政協委員,傾聽他們的意見,從他們的敘述和呼籲中,感知政協委員參政議政的情懷,探尋人民政協事業的發展走向。
李漢秋,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人文學者,古典文學專家。2006年他走了10多個省份、大半個中國。連任四屆政協委員,他在近20年裏始終不渝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呼籲。
今年兩會上,李漢秋將呼籲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三節”——開幕式前夕恰是七夕節,殘奧會當中是中秋節,在關漢卿被定為“世界文化名人”50年之際舉辦關漢卿戲劇節——建議把這三項活動列入奧運活動計劃。
舒安娜委員,九三學社河南省副主委,鄭州市政協副主席。舒安娜感覺“這幾年收穫很大”,去年也過得“充實得很,忙碌得很”。她參加了全國政協委員第一期培訓班和鄭州市的政協常委學習班。舒安娜今年計劃提交一份提案,建議在委員中增加農民、工人等基層代表,併為律師等新興階層單獨設立界別。
陳祥福委員,中建總公司科協副主席,建築工程專家。陳祥福參加了關於江西扶貧、四川少數民族地區教育和海南生態文明村建設的考察,還參加了委員培訓班,“收穫很大”。他關於“制定農民工權益保護法”的提案,被列為政協重要提案,引起中央領導重視。今年他關注礦難問題,建議在礦井中設避難室。
劉成果委員,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4月至5月,根據政協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主題,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就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開展了一系列調研。劉成果帶領“鄉村清潔工程”專題調研組對河北、湖南、四川等省的12個新農村建設試點村進行實地考察,隨後報送的調研報告中有關“加快實施鄉村清潔工程”的內容被《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採納。
方廷鈺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身為醫衛界委員,方廷鈺一直關注農村醫療問題。今年他會繼續遞交提案。希望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為鄉村醫生制定合理的補貼標準,使他們能安心工作。他感覺,近年來,政協委員參政議政越來越貼近民生,敢於直言。
朱永新委員,蘇州市副市長。因地方執行清退代課教師政策,鄉村教師李小峰失去了工作崗位,又因沒有公辦教師願意到深山中去,這位教師仍然堅守在崗位上。朱永新委員打電話鼓勵和幫助李小峰。今年朱永新想繼續為教師工資收入、學生健康、國家閱讀節、幼兒教育、振興中國足球説幾句。
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