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 -- 評論分析

新華時評:國以民為本,民愛國若家

時間:2009-10-09 09:59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0月6日電 題:國以民為本,民愛國若家

    新華社記者 陳凱星 謝銳佳

    無論是“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歌曲的空前傳唱,還是“祖國萬歲”的激蕩聲音……伴隨著新中國60華誕慶典的舉行,一種空前的愛國熱忱被激發凝聚,生發出新的家國情懷。

    無論你在哪,我都要找到你。當小家遇到危難,國家的支撐是最大的企盼。“國家強大了,老百姓才能得實惠!”已經有近30年從業經驗的南航機長王世山感嘆。5個月前,王世山執飛了一個令他至今難忘的航班:包機接回因當地流感暴發而滯留海外的中國旅客。

    當他國政局動蕩,國家派包機接受困公民回家的時候;當中國的軍艦出現在亞丁灣,護我商船的時候;當全國各地援建隊伍以世界罕見的速度,為大地震災區群眾建起新居的時候,我們的小家更加直觀深切地感受到了“國”之強大,“國”之可愛,為有這樣的“國”而自豪。

    國運即我運,我運即國運,“國運”和“家運”從來都是息息相關。在國家遭受列強蹂躪、陷入戰亂之際,有哪一家“家運”能夠昌隆?就是海外遊子,也得不到最基本的尊重。

    這就不難理解,有的小家離開祖國,為何更深切地體會到“國之重”;也不難理解,對祖國的任何進步,他們為何會表現出如此的激動。“剛到澳大利亞時,一些旅遊景點時有挂日文標識牌,看不到中文的,問服務生為什麼,人家一笑了之。現在在澳大利亞,到處都有中文標識,到處會遇到人家用中文跟你打招呼。”澳大利亞海南同鄉會會長鄧文曄深切感受到了海外華人華僑地位的提升。

    伴著國家進步,家對國的依戀,更增添了一份清醒的公民責任。一位名為sky的網民説,如果説我們在網路裏也有一個家,那麼,這個家同樣在為國家富強進步而努力,所謂“位卑未敢忘憂國”啊。

    胡錦濤同志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大會上指出:“歷史啟示我們,前進道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即使現在中國比以前強大多了,但我們還有很多很多困難,還有很多很多棘手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意想不到的突發事件,依然需要幫助,需要支援,尤其需要大家的齊心協力。

    我們的小家為什麼對祖國這樣眷念?為什麼總是毫不猶豫地響應她的召喚?這就如同:一滴水要想永不乾涸,只有溶入大海。

編輯:楊笑
台灣網 版權所有